三、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怎样产生的?
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组的构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组成人员包括:在研究机构和大学工作的地理科学家、大学从事地理教育研究的教授、中学优秀地理教研员和地理教师、人教社的研究人员。其中有些人是两个领域兼顾,如地理科学研究和地理教育研究同时参与。
人员的组成的多样化,使得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能够包容来自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和地理教学实践几个方面的思想和经验。
2.高中课程标准形成的主要阶段
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研制自2001年9月开始。
自2001年9月至2002年初,课标组进行了前期的基础性研究;同期,也进行了课标体系结构的酝酿、初高中衔接问题的思考等工作;
至2002年春,写出了课标的第一稿、第二稿,并在北京、吉林、湖南、江苏和上海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于2002年3月底形成了第三稿;此后又进行了数次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2002年6月份又一次广泛征求院士和有关专家、社会人士、中学教师意见;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课标组又进行了多次修改;及至2002年底,形成了送审稿,接受审议;
2003年1、2月份,课标组根据院士、专家的审议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又仔细地作了修改;最终形成了实验稿。
四、怎样理解和使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使用对象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使用对象是中学地理教师、高中地理教材编写者和高中地理评价者。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为学生编写的,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该达到的最低标准。
2.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表述方式的解释(用行为动词使标准更具操作性)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两大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采用三纬目标的表述方式,在概述下面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部分。
内容标准采用先将内容划分为几大部分,再用条目表述的方式。具体内容标准条目则采用行为动词带知识要点的表述方式,每条内容标准包含了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技能、知识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求。
3.如何将课程目标转化成课堂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教师教案中制定的目标多是每堂课的具体目标。具体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在课程总目标的指导下完成,即不能脱离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但在具体表述上不必拘泥于课程总目标的三维形式,要密切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实际情况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这些目标要实事求是,要可以达到和检测。
4.教学中如何使用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中学教师主要是依靠教材上课,而不是直接依靠课程标准上课。在使用教材时,可以将课程标准用作宏观的指导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同时,利用课程标准把握课堂教学的深度、难度和考试范围。
虽然教师不直接使用课程标准上课,但对它有正确的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
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是针对学生说的,而不是针对教师的要求。
一些行为动词的使用实际是起到降低教学要求的作用。
有些内容是可以渗透到其他内容中进行教学的。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正确理解标准的要求,如案例教学部分。
5.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是最低标准。
设计检测题时,不仅要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要点,还应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的能力要点,如“描述”。
“举例说明”等要求,应该是让学生自己举出实例,而不是试题中给出。
有些要求不好检测或不适合用纸笔检测,但也要进行教学,如“领悟”。
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出检测题时,应避免直接检测学生对某个具体区域知识的记忆。
本文标题:专题一 如何认识高中地理新课程(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131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