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药材生产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分析去冬以来我县药材生产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13年度药材生产工作。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几点意见。等一下(会程安排),请大家认真贯彻、抓好落实。
一、关于2012年我县药材产业发展回顾
去冬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药材发展指导计划,切实把发展药材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的一件实事来抓,全县药材产业发展劲头足,势头旺,特别是一乡一业的道地药材生产初具规模,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华新药用植物有限公司的建成投产,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药材产业化发展格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药材生产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我县继续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扣“三农”问题,进一步壮大药材种植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县药材种植总面积15、4万亩,新增面积21200亩,占年初下达任务25000亩的84、8%,其中枳壳新增2903亩,“三木”新增1230亩,黄栀子新增2605亩,车前子新增9969亩,其他药材新增5035亩。全县预计可收获药材4、5万吨,产值7300万元。目前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县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
二是药材种植品种布局区域优势日益明显
今年,县委、县政府根据我县各乡镇地理、气候和生产条件的差异,果断出台了因地制宜发展药材生产,创立了“一乡一业”具有特色的指导性政策,促进了全县药材生产分布格局的合理化、特色化。三湖、菏浦以商洲枳壳、车前子为为主的药材产业,仅三湖的车前子种植面积就超万亩;界埠、金川、溧江等一河两岸的丘陵低山地以黄栀子、吴茱萸为主的药材产业;七琴、麦斜等山场较多的高丘陵地乡镇,形成了以黄姜为主,黄栀子为辅的药材产业;在桃溪、城上等高山陡坡地区以杜仲、厚朴、黄柏等“三木”药材为主的药材产业。这种集约化种植的强劲发展势头,必将更快推动我县药材产业化进程。
三是药材加工销售体系日趋完善
为促进我县中药材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针对我县药材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资金不足,设备落后和加工品位低下,中药材销售滞后等问题,我县把引进大型药材生产加工企业落户我县和搞活中药材流通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经过市、县领导和各方面的不懈努力,由中国华源集团下属的投资,组建成立的华新药用植物有限公司已筹建竣工、并开机试产。该公司以提炼黄姜皂素为龙头,带动药用植物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正式投产后可年产皂素200吨,需耗黄姜3万吨。同时我县的传统药商贩销中药材2500余吨,年销售收入近1千万元,近临的樟树、丰城不少药商也到我县收购药材,为我县的加工销售体系化典定了牢固的基础。
四是“商洲枳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进展顺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县的药材生产也是紧跟经济效益不放松,努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品牌药材。2012年,由于药材价格行情的动荡,我县药材生产以药材市场行情为导向,以县药材局业务技术指导为依托,自发地发展道地药材重树品牌效益,打好药材市场的价格战,以三湖为主的“商洲枳壳”皮青肉厚、色白质坚、芳香纯正、品质极佳而享誉国内外,经县药材局和县技术质量监局向国家技术质量监总局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种,已取得向社会公布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可以申报成功,带动了菏浦、界埠、溧江、大洋洲等地也迅速发展,对重树我县药材生产知名品牌,做大做强我县药材产业,意义深远。
我县的药材产业化发展格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的药材生产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药材生产效益受市场制约。近年来,由于药材市场价格起伏较大,给我县药材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今年秋季,车前子价格猛张,从去年的7元/kg张到13元/kg,三湖镇也从去年种植面积8000亩,增至今年栽种12000亩,估计全县可突破15000亩。黄栀子价格,也由2003年的3、3元/公斤下跌到去年的1、6元/公斤,今年价格有所抬头,给农户增加了不少种植信心。特别是黄姜价格低迷,给我县的药材产业造成了严峻的挑战,甚至于有些黄姜种植大户不但没有赢余,而且面临严重亏损,致使2012年黄姜几乎没有新增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