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学案导学循环课堂之反思

学案导学循环课堂之反思

时间:2011-04-16 06:4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为适应素质教育大潮,结合课改理念,我校积极推行“学案导学循环课堂”模式。经过近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摸索,谈谈我对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
1、组织教学中的35+10模式。
一节课45分钟,为最大化地实现课堂高效,要求教师尽可能在35分钟时间内处理完新授课的任务,留下后10分钟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以利于上、下节课之间的循环往复。对此我个人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型、各班学生的学情灵活使用,这只是一种模式,而不是硬性规定。
如在进行历史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一讲《美苏争锋》新授时,根据课标:了解两级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要求,结合学生在初中对此部分内容了解的程度,及学生思想认识上深度的判断,我对两个班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31班利用35分钟根据学案导学进行课堂展示,小组竞赛,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基本能够清晰表述自己所思,但在处理练习时却看出其基本上是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在理解深度上有些欠缺,失分率很高,材料题在表述上不能准确地使用学科语言。课后反思我认为:这35分钟的时间不够深入地完成新授,还应多加点时间。于是在32班,我多加了近十分钟的视频(影视资料)的播放,通过视频从另一个方面多角度地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效果很好。在练习中各小组成功率很高,材料题的表述学生知道运用哪些概念、术语,这样无形之中新授课多用了,后10分钟的下节课预习便无法保证。另外,除了因课程内容,学生差异等原因外,学习任务重、课时少有时也很难保证35+10顺利完成的一个主要原因。高一年级学生课程设置多,每天七、八个学案,天天是新授,学习起来深感疲惫,特别是有些学科如数学、英语、理化难度大,用时多,学生反映自习课时间处理不完,无奈之下只有舍轻取重,把政治、历史、地理能拖便拖,往往是课下无法预习,即使导学案早已发下,但上课用时仍是空白一片。这又给课上的35分钟的展示等增加了难度,经常出现学生大面积边听课边现看书的情况,导致循环实效无法保证,因而各学科之间的协调、教师的灵活运用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关键是有效!
2、如何使用多媒体才算合理?
采用导学案教学,课件的制作应紧密配合学案,两者之间应步调一致,突出重点。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示,课件的数量要少而精,切忌一闪而过和画面太多,消化不了。要力争使课件的内容在学生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如在《美苏争锋》一课,我就采用一段视频《冷战全程实录——铁幕》和一个图表:
“冷战”的具体表现
 美国 苏联
政治  
经济  
军事  

在学生展示交流完之后用做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突出本课重点所在。
总之我认为多媒体虽在容量上能发挥极大作用(比如化抽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化一般为具体、增加教学容量、引起学生兴趣等),但重在使用效果,能使学生在脑海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清晰而有条理,这才算合理。
尽管在课堂实践中有些或大或小的收获,但我认为教无定法,很多方面还需不断体会、反思、实践、改进……只要能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求知欲,张扬其个性就是有效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学案导学循环课堂之反思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学案导学循环课堂之反思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