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解决好未来“地怎么种”的问题。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既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据调查,我市农业劳动力以50岁为主,超出60岁仍从事农业生产的占了近两成。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现象严重,解决好农民种地问题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要解决好种地问题,关键是要抓好“三化”:一是经营规模化。有规模才有效益,上规模关键靠流转。推进土地流转,一方面要抓好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今年,市里选择在湖口县整县开展确权登记试点,其他县(市、区)也要安排一个乡镇开展整乡试点。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地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切实加强农情民意调查和政策研究,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做到既把握方向、掌控风险,又加快推进、取得实效,确保试点工作圆满成功,形成可以借鉴、可以推广的成熟经验,按省里的要求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大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土地流转服务工作,重点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化网络交易平台、农村土地流转价格评估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监督服务体系“一平台三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为土地流转提供政策咨询、流转信息、合同签订指导、矛盾纠纷调处和档案管理等系列服务。二是主体多元化。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作为解决好“谁来种地”的突破口,要通过用足用活用好中央和省市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既要注重数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量的提升。要通过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帮助发展初期的经营主体规范管理、扩张规模,鼓励已具规模的经营主体扩建基地,做大做强。三是服务社会化。要在强化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经营管理、农业信息化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扶持发展经营性服务,鼓励支持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参与良种示范、农机作业、沼气维护、统防统治、产品营销等服务,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
2、要解决好农业质量和效益提升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的粗放式经营,以及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大量使用,农业环境资源约束日益加剧,耕地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放在首位,重点是要“提升三个能力”:一是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大任务,也是农业部门的重大责任。中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四个最”的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并明确“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食品安全监管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座的各位一定要把这个精神和要求,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好,并提出本地的落实措施,争得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争取尽快解决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需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确保在建体系上有明显进展。同时,要切实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建立农业、质监、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工作联动机制,保持高压态势,重拳出击、露头就打,确保在保安全上有突破。二是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基础设施园田化、技术规程标准化、产业发展项目化。具体要做到三个强化:①要强化科技支撑,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适合我市优良品种的选育、繁育与推广,加快测土配方施肥、轻简栽培、绿色防控的普及,推进标准化生产。②要强化装备支撑,加快先进适用中小农机推广应用,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推进大田作物全程机械化。③要强化农业项目的基础支撑。项目建设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作用力大、影响面广,是我们农业部门必须牢牢抓住不放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既要抢机遇争项目,又要加强项目建设的管理,更要抓好项目的整合使用,建立项目统一管理和集中调度制度,在重点产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加大项目集成和资金捆绑使用力度,让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去年市农业局开展了一轮农业项目调研和督促,效果很好,今后要继续抓好这方面工作。三是要提升农业持续发展能力。要围绕农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风险预警体系、风险控制体系、行政执法体系、示范建设体系以及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7个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特别是要加快茶叶品牌的整合,按省里绿茶设区市统一品牌的要求,重点打造好“庐山云雾”品牌,积极争取“宁红”进入全省红茶统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