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植物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植物地理学 > 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2)

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2)

时间:2010-01-29 01:1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此外,由于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射入群落内的光量也因季节而异。在夏绿林内,当夏季枝叶生长达到最大限度时,林内光辐射则达最低值,透入的光不会超过10%。在冬季,则有50—70%的光可通过落叶林冠而到达地面。在这种因季节引起光照状况变化的情况下,地面植物的变化是明显的。春季开花植物的生活周期,是在溶雪和树木开始放叶之间的时期。一些像栎树和山毛榉的幼树,其叶子的掉落要比成年的大树来得晚,便于利用秋季的阳光。在郁闭常绿林林冠下,光照强度全年是低下的,地面含有稀少的草类和蕨类植物。

  叶面积指数(LAI)为单位土地面积内叶片表面(单侧)总面积,即

  

  农田中作物密闭时的LAI为3—5,如果枝叶过密常造成下部光照低于补偿点并导致倒伏或结实不良。所以叶面积指数的高低与群落中植物的耐荫能力关系密切,也反映群落对有效光能的利用程度。

  群落内的温度与太阳辐射强度及群落本身的特征密切相关。其总特点是,变动的程度比较缓和。森林群落内的温度状况,主要决定于上层乔木的种类、结构、郁闭度等。

  空气的流动在群落内发生很大的变化。群落本身对气流发生摩擦作用,抑制风速,甚至使其完全停止。这一能力也与群落的结构有关,层次结构复杂和郁闭的热带雨林,可以说林内处在静风状态。在一个具一定高度的森林内,在近地面处往往呈无风状态,在中部风速变化较大,而在林冠上层变化微弱。近地面的无风状态,是由于树干粗大、灌木草本密集,造成气流受阻的结果。

  群落内的空气成分,由于植物的生理活动过程,表现出一定的规律。CO2的含量在一天内的变化颇为显著,其吸收量有几个高峰,在最高层处的吸收量最大。但在夜间,由于光合作用减弱,CO2含量比较稳定。

  群落截留降水的能力,与群落类型以及主要组成种类的生物学特征有关。一般是针叶林和杜鹃型群落的截水能力最大,草本群落能力较差,而落叶林则要区分出有叶和无叶时的差异。同样的森林群落由于年龄的不同,其树冠所阻留的降水量也不同。在寒冷地区,森林群落由于能抵挡一部分风的吹扬,因而雪层要比草本群落中均匀。同时,由于森林树冠的遮盖,为雪的均匀和缓慢融化创造条件。因此,渗入到土壤中的雪水量就要多些。

  群落内的空气湿度,也与群落的截留水分有关。一部分群落内的水分是通过植物体的蒸腾和地面蒸发,进入到空气中的。在结构复杂的森林群落内,日照少,温度变化缓和,又少受风的作用,所以往往在林内形成较为稳定的空气湿度。据记载,林内的绝对湿度在夏季晴天,可能比群落周围的大气多2—3mm,林内的相对湿度一般都比林外高10%以上。

  由此可见,植物群落的内部环境与群落的地上结构关系密切,它对各层植物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改变或除掉任何一个连续的层(或层片)时,也都会程度不等地改变群落的内部环境。完全破坏群落必然造成生境急剧恶化。大量有关研究报导证实了这点。

  群落地下成层现象也较普遍。植物的地下器官根系、根茎等在地下也是按深度分层分布的。一般说来,地上分层和地下分层是相对应的。森林群落中的乔木根系可分布到土壤的深层,灌木根系较浅,草本植物的根系则大多分布在土壤的表层。植物地下成层现象,也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充分利用水分、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在栽培群落中,往往根据植物地下分层分布的规律,配置不同深度根系的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力、获得高产。

  群落地下成层现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形态法和重量法。形态法是挖掘一定深度的土坑,把坑壁上的根系摄影或描绘下来,这样可获得一部分群落地下部分分布的情况。重量法是在土坑壁上按一定的深度,取一定体积的土砖,然后分别洗出根系,并按粗、中、细根称重,最后制成地下部分分布图。
  本文标题: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iwu/479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iwu/479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欢迎你对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