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地理学者刘献廷称赞《水经注》说:“数千年之往迹故渎,如观掌纹而数家宝。”真是形容得再恰当也没有了。
因此,《水经注》一书不仅为地理学家所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所重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孕育、成长、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由于黄河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疏,这样一旦天降大雨,便泥沙俱下,黄河河水也就日益浑浊,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
黄河下游河段,由于大量泥沙的淤塞,常常引起河水泛滥,河流改道,就像一条黄龙不断地挥动它的尾巴,摆荡迁移。
郦道元曾在黄河中下游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生活多年,对“一石水六斗泥”的黄河比较熟悉,所以在《水经注》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记述黄河及其支流,供人们探索它频繁改道之谜。
相传最早的黄河下游河道,是大禹治水时疏导而成的,人们称之为“禹河”。
它大致是从河南北部的武陟起,向东绕道山东定陶,然后朝东北到山东的广饶入渤海。“禹河”在绕道定陶时,拐了一个大弯子。
然而天然河道的特性是截弯取直,河水往往会选择捷径奔流,禹河同样如此。
到了距今2500多年前的春秋中期,它离开了原来的弯道,而从今河南省北部的浚县、滑县转折向东,经山东西北,出河北东部入海。这就是见于史书的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过了四五百年,到两汉时期,黄河又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闹将起来,在河南北部的清丰附近决口,冲出了一条新的河道。
其时正值王莽称帝,人们就称它为“王莽河”。它相对古黄河故道,位置又稍向北移,所以也叫“北渎”。东汉时,王景治河成功,黄河改掉了“北渎”,再次改走新道,这才是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作河水的黄河。
经过长期实地考察和查阅了大量史料,郦道元弄清了他所见到的黄河,是由古黄河改道而来的。
他想:如果把北魏时期的黄河河道和以前黄河故道作一比较对照,不就能搞清黄河改道的来龙去脉了吗?
经过他的调查、考证,终于发现了“北渎”的故道,并把结果写入了《水经注》,这为搞清北魏以前黄河的迁移,提供了一条较为明确的线索。
《水经注》的论述,有非常清楚的方向、道里等方位和数量概念,记述特别详细的地区,甚至可以按文字意思画成地图。
清代杨守敬就根据《水经注》,编绘了《水经注疏》与《水经注附图》。这种地图对研究地理环境的发展、变迁趋势和规律,是很有用的。
本文标题:命名地理,炎黄子孙绞尽脑汁;投影制图,西洋学人耗干心血(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yanyi/638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yanyi/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