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部 非 洲
概述 北部非洲包括从苏丹和埃及沿地中海岸向西直至摩洛哥的6个国家,并包括大西洋中的马德拉和亚速尔两群岛,总面积837万平方公里。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北侧,因地理位置毗邻,自古以来即与西亚和南欧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常把本区同西亚合称为中东和北非,就是因为它们有较多共性的缘故。全区总人口1.46亿(1991年),区内80%为阿拉伯人,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是本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特色。此外,西部地区还有不少柏柏尔人,他们是当地的原住居民,阿拉伯人迁入后已不同程度地受到融合,其人数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分别占总人口1/3和1/5。在阿拉伯语中,常把摩、阿两国和突尼斯合称为“马格里布”国家,意即“西方之岛”;这是由于它们地处阿拉伯世界的最西部,中间且有浩瀚沙漠阻隔之故。“马格里布”三国过去同为法属殖民地,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比较相似。埃及、苏丹和利比亚有时合称为东北非国家,前两国过去是英属殖民地,后者曾被意大利侵占过。
按自然条件可把北部非洲分为阿特拉斯和撒哈拉两大部分。前者地处西北部,由阿特拉斯山系及其狭长的滨海平原组成,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摩、阿、突三国国土面积的3/4、1/6和1/2,人口却占到90%以上。阿特拉斯区的气候属地中海型,其滨海地带尤为典型,在这里已经发展起较为集约化的地中海型农业。广大山区因地势高,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居民多以游牧或半游牧为主。撒哈拉占据着北部非洲其余的广大区域(苏丹南部除外),其气候极端干燥,绝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沙漠和戈壁广布,仅在狭长的尼罗河谷地和散布各地的大小数百个绿洲中,依赖河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形成了条带状或点状的人口稠密区,在生产布局的特点上独具一格。近二三十年以来,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为改造撒哈拉沙漠,兴建了许多宏伟的水利和造林工程,其中利比亚的“大人造河工程”尤为引人注目。
北部非洲历史悠久,在古代,它在社会发展阶段上是显著领先的,后来又没有受到奴隶贸易的破坏,加上因地理位置的毗邻较多地受到欧洲文明的熏陶,因此与非洲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较为雄厚。自50年代以来,随着丰富石油资源的开发,北部非洲的经济出现了全面高涨,其发展水平在全洲范围内继续处于显著的领先状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全洲平均数0.8倍以上;除苏丹外,其余5国在非洲均为比较先进的国家。
在经济结构上,北部非洲的特点是工矿业相对发达,农业则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全区平均垦殖指数仅为4%,在非洲各大区中是最低的;但灌溉面积则占全洲的2/3。区内农业多属亚热带地中海类型,农作物主要是麦类、棉花、葡萄、水果、蔬菜等。唯人均占有耕地过少,且不断下降,因此粮食和其他食品严重不足。北部非洲的石油、天然气和磷酸盐产量占全洲60~90%,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地位,采矿业因此独占本区国民生产总值1/4,比重大大超过非洲其他各区。在制造业中,不仅纺织、食品等轻工业较发达,石油化工、钢铁、机械等新兴部门在非洲亦占有重要地位。
埃及埃及是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跨非、亚两洲;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成为世界重要的航运枢纽,战略位置更形重要。
埃及96%的国土都是沙漠,唯有尼罗河这条巨川南北流贯全境,为经济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水源。尼罗河在境内长1530公里,河谷平原宽度一般不超过20公里,是沙漠中的一条绿长廊。自首都开罗往北即为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从古代起,埃及人民就掌握了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进行灌溉和施肥。但尼罗河来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最多的年份可达1510亿立方米,最少时仅420亿立方米(平均840亿立方米)。为了对此加以调节,近代以来陆续兴建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费时十载于1970年建成的阿斯旺高坝,坝后的纳赛尔水库库容量达1640亿立方米,可容纳尼罗河两年的来水量。高坝建成后显著扩大了灌溉面积,水电站每年可发电100亿千瓦小时,尤其是调节了丰水年和枯水年的水量,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近十余年的非洲大旱中,上游来水锐减,纳赛尔水库动用了1000亿立方米的历年存水(蓄水量由1979年的1340亿立方米下降到1989年的340亿立方米,水位降低27米),相当于年均增加供水1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需水量的1/5,对确保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发挥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由于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近30年来埃及在沙漠改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中开垦出大片良田;尽管城市和水利建设占用了很多耕地,但全国耕地总面积还是净增了1/6,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以往。
然而从总的看来,埃及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仍高度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上,全国耕地和居民区合计不足总面积的4%,却集中了全国人口的99%,其平均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400人,而广大的沙漠地区面积占全国96%,人口仅占1%。值得指出的是,在实际分布空间十分狭小的情况下,埃及的人口却长期保持着很高的增长速度,1947~1991年间增幅即达1.8倍以上,致使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剧减了一半,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矛盾确已达到非常尖锐的程度。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埃及形成了典型的单一植棉经济,使棉花占到耕地1/3,占出口总额更达到80%以上。自50年代以来,埃及努力促进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迅速改变了单一结构,棉花在本国经济中的相对地位明显地趋于下降。近年来,由于粮食严重匮乏,埃及政府进一步压缩棉田面积,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致使棉花生产全面滑坡,1991年其种植面积比50年代减少近六成,总产量比历史最高的1969年下降1/3,单产也有所降低。在全国商品出口总额中,棉花的比重已降至8%左右。但尽管如此,埃及仍不失为世界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其单产大大超过世界和非洲的平均数。产量的95%以上是长绒棉(指纤维长度在31.8毫米以上的棉花品种),提供了世界长绒棉总产量的将近1/3,这些都是其他产棉国所不及的。埃及的粮食生产虽有显著发展,但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求,70年代初粮食自给率尚达80%,80年代中期已降至50%左右;仅食品这一项的进口额即超过全国商品出口总额,而成为经济上的沉重负担;由此造成的巨额外贸赤字,全赖劳务输出(侨汇)、旅游业和苏伊士运河通行费这三大外汇来源才得以补偿。近来为扭转食品严重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埃及努力发展粮食生产,至1991年的短短3年中,小麦播种面积即翻了一番,产量增长3/4,显著改善了粮食供应状况。
埃及分为两大农业区,即上埃及和下埃及。上埃及包括开罗以南的整个尼罗河谷地,其垦殖历史最久,现以粮食作物为主,棉花占全国1/3。下埃及指尼罗河三角洲,其垦殖较晚,现以经济作物为主,棉花占全国2/3。
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埃及的工业过去有一定的基础,近几十年来发展也比较迅速,尤为引人注目的是70年代末以来石油业的大发展,其产值已同整个农业相当,在本国商品出口总额中更占到1/3,经济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埃及制造业的规模在非洲居第三位。轻工业一向为其主体,纺织、食品两大部门现仍占制造业总产值一半,但包括机械、化工、冶金、军工、电力、建筑材料等部门在内的重工业发展速度相对更快,其中武器已能大量出口,在非洲国家中这是很突出的。
本文标题:非洲的地理区域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4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