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了重新分散配置工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1962和1965年先后禁止在东京、大阪,以及川崎和横滨等大城市新设工厂,以及制定“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等。工业分散的趋向:
①向原有工业地带周围和外缘的内陆扩展。“高速增长”初期,工业主要集中配置在原有工业地带,如京滨工业地带外延形成京叶工业地带。60年代以来,原有工业地带的布局诸条件不断变化,所以工业从各大工业地带向外延伸,特别是1962、1965年限制大城市核心部分重新布局工业以来,加快了外延的速度。工业企业向周围地区延伸的模式,多沿着铁路或公路线向外呈线状分布,有连续外延和飞地外延两种。
京滨工业地带是以东京都为中心,工业沿着一级公路呈放射状向外扩展,首都圈已从半径50公里扩大到100公里,把宇都宫、水户、熊谷、深谷均包括在内。向西伸到相模湾形成湘南临海工业区;向东在工业落后的茨城县,新建鹿岛临海工业区;再向关东内陆发展,建有关东内陆工业区。阪神工业地带多沿着去播磨、和歌山、滋贺、奈良交通线向外发展,近畿圈已从半径50公里扩展到70公里。中京工业地带向北形成春日弗、小牧工业中心,并向丰田、冈崎、津等地扩展,由30公里扩到50公里。
据日本通商产业省报道,1973年全国外迁工业160所,其中从京滨地区迁出114所,原多为东京23区内工厂,转向北关东和东北地区的福岛县。1974年外迁工厂88所,而66所来自东京都。
②建立地方工业据点和向边远地区移动。近年来,在日本南北两端和里日本工业稀疏地区发展工业。于1962年制定《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以防止城市过度集中和消除地区差异为口号,提出建新据点。1964~1965年,先后指定15个地区为新地方工业城市和6个工业调整特别地区。
此外,在工业落后的苫小牧(北海道)、陆奥小川原(青森县)和志布志湾(鹿儿岛县)
拟建临海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由于近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世界市场石油供应紧张,再加上日本工业结构由基础资源型正在向知识密集型转换,资本家见无大利可图,不积极投资;当地居民耽心环境污染而反对等,影响计划执行,进展迟缓。
③利用地方资源发展工业。在新潟、秋田天然气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了石油化学工业。利用高知的电力、石灰石建立了水泥工业。
④向廉价劳动力地区配置工业。全国都道府县工资水平差距很大,经济发达的高密度地区工资越来越高,各垄断集团在竞争过程中,将需要原材料少的,而又需要劳动力多的工厂迁移或新建在劳动力便宜地区,如长野诹访盆地传统工业发达,近年发展成为电机、家用电器和精密工业中心。另外在关东内陆新建家用电器、精密工业点。还有为出口加工的中小型成衣厂,大批从东京都中心向100公里圈外和东北地区迁移。
⑤海外建厂。60年代中期以来,地价昂贵,工资上涨,垄断组织为了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纷纷向海外投资建厂。从部门结构和地区分布上看,大致有三种类型:在丰富的石油产区建炼油厂,如在西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原料丰富的产地建冶炼厂,如在巴西建钢铁厂;在劳动力充足的地区建加工区,如在新加坡建造船厂,在韩国建服装加工和造船厂等。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日元升值和贸易顺差过大,以及各国的关税壁垒等等都不利日本的产品出口,极大地影响了出口贸易;但是输出资本对日本却十分有利。近几年,日本在北美、西欧购买房地产、开公司、建工厂,如日本的丰田和本田等汽车公司大量向美国投资,建立生产据点。如在美国的田纳西州建15个厂,在俄亥俄州建11个,伊利诺斯州建23个,在密执安州建18个等等。日本三菱与美国克莱斯勒的合资厂——圣路易斯,1988年的生产能力达到24万辆,就业人员2900人,用当地的部件达60%。日本直接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的原因,首先是避开了关税壁垒;同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可降低成本和工资。这样,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变为第二位的因素。目前形成了向海外投资建厂的新高潮。
本文标题:日本工业地域的形成(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1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