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荒漠气候,荒漠面积占国土一半,仅北部在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稍多,为半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在上述气候条件下,底、幼二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境内年平均流量达840亿立方米,正是这一宝贵水源哺育了美索不达米亚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同时也为伊拉克的现代经济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按照自然条件的特点,可把伊拉克分为三个地理区:(1)西南区,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面积占全国1/3,地质古老,气候干燥,基本上全为沙漠覆盖。(2)北区,为库尔德山地,面积占全国1/10,属亚美尼亚高原和伊朗高原的边缘,由一系列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褶皱山脉组成。年降水量400~600毫米,是国内最湿润的地方,过去森林茂密,现因人为破坏,转以草原植被为主,畜牧业比较发达,河谷地带分布有种植业。(3)中央区,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面积占全国半数以上,地势低平坦荡,年降水量仅100多毫米,沙漠和草原广布,但在底、幼二河的沿河地带,赖河水灌溉,发展为本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主要种植小麦、棉花和椰枣。
伊拉克是西亚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其石油勘探早在本世纪初即已开始,1927年在基尔库克油田上打成了第一口油井,急喷而出的原油淹没了井场,淹没了公路,引起巨大哄动。但受运输和销售条件限制,全国石油产量增长不快,40年代时年产约几百万吨,在世界上仅占1%。进入50年代,生产加速发展,1963年突破5 000万吨,1975年突破亿吨,1979年创造了年产16 844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近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减少,1990年为1亿吨,占世界总产量3.3%,在世界各国中居第8位。从初期到70年代初,伊拉克的石油工业一直由美、英、荷、法、萄五国资本合股控制。从1972年到1975年伊拉克对全部石油工业实行了国有化,为国家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半个多世纪来,石油工业一直是伊拉克的经济命脉,70年代末它提供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将近2/3,1988年尽管产量已明显下降,该比重仍达到1/5。在全国商品出口总额中,石油长期占到98%以上,直到最近几年,比重才略有下降。
在地质史上,伊拉克从上石炭纪到第三纪中新世,一直处于温暖的浅海环境中,广泛发育了厚3 000~4 500米的沉积岩系,但南部和北部在沉积时代和构造条件上却有所区别。南部处在阿拉伯半岛古地块的北缘阶地上,白垩纪时,来自古地块斜坡上的大量砂砾和碎屑物质与浅海中丰富的有机淤泥结合形成了巨厚的砂岩含油层;大致与此同时,巨大而平缓的地壳运动造成了若干良好的储油构造,在后期,含油层上部又沉积了新的页岩层,成为具有封闭作用的盖层。因此,伊拉克南部油田的石油地质条件同相毗邻的科威特是一致的。而北部则同伊朗西南油田区相同,这里也处在扎格罗斯山前地带,主要储油层是第三纪石灰岩,储油构造亦呈西北—东南走向。1991年伊拉克石油储量为134亿吨,占世界10.0%,在各国中居第2位;按1990年产量计,可采年限高达130年。
伊拉克北部油区以巨大的基尔库克油田为主力,并包括附近几个中、小型油田,其开发历史早,近年已出现衰老趋势。南部油区包括鲁迈拉和北鲁迈拉两个巨型油田及其他油田,是50年代以后陆续开发的,其产量已显著超过北部油区。
伊拉克石油产量的80%左右供出口,主地销往西欧、美国。为了出口石油,早在1934年就敷设了从基尔库克油用至叙利亚滨临地中海的巴尼亚斯港的输油管,1976年该油管因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停止使用,石油出口大部转向本国南部位于波斯湾顶端的3个油港(其中最大的霍尔厄尔阿马亚年装油能力达8 000万吨,余二港合计为5 000万吨),为此敷设了纵贯国家南北的输油管。1978年初,从基尔库克油田至土耳其滨临地中海的德尔特约尔港的输油管建成投产,大大缩短了到欧洲的运输距离。两伊战争爆发后,波斯湾三油港均无法使用,土耳其油管成了唯一的出口途径,这同时也改变了贸易方向,使伊拉克基本上退出了远东石油市场。1985年由伊拉克南部油田到沙特阿拉伯延布港的输油管建成,打开了一条新的出口通道,由于延布港位于苏伊士运河以南,这有利于扩大对东方的石油出口。
同原油生产相比,伊拉克的石油加工工业规模是小的,1991年总的炼油能力为1590万吨,尚不足原油产量的1/6。炼油产品主要供本国消费,出口不多。
伊拉克石油储量居世界第2位,天然气居第10位,折合标准燃料同石油是1与5.5之比,但目前还利用不多。
本文标题:西亚主要石油输出国(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59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