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第一节 历史古迹
一、古代伟大工程
古代伟大工程系指历史上建筑的,对我国经济、军事与科学技术曾经或仍在产生重大影响的工程。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历史的载体和见证,是科技发展的成果和标志。这些古代伟大工程是一宗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国旅游价值较高的古代伟大工程主要有万里长城、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坎儿井等。
(一)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城最早的修筑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或公元前7世纪的楚、齐。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在自己辖境内构筑城墙,这些诸侯国所修长城长度不一,形式各异,工程结构简单,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修筑的长城。
秦统一中国以后,即把赵、燕、秦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这就是中国原始的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甘肃临洮,向东到内蒙古狼山,再循阴山山脉,沿西辽河岸,直达朝鲜半岛,该遗迹至今仍断续可见,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修筑长城的高峰。
汉代为修筑长城的第二个高峰,在秦长城以北千里修筑“外长城”。它西起新疆罗布泊,东越鸭绿江。总长度超过1万千米,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起了保护中原地区的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定的作用。
明代则为第三个修筑高峰。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全长6350千米。明长城大部分用砖砌筑,工程相当浩大。依山随势,城关相倚,楼台相望,或居巅脊,或扼要冲,外有烟墩,内修堡子,更附有重墙、障墙,运兵通道,进可攻,退易守。敌楼,战台形式多样,各种结构的位置、间距都以当时的武器性能来决定。城墙上甚至也有一些精美的装饰,以表达官兵们在战争年代里也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乐观主义精神。
长城修筑历史延续了2500余年,自秦算起,先后有11个朝代均有筑城之举,累计总长度达5.4万千米,穿行于戈壁、沙漠、草原、高原、山地、海滩等复杂的地理环境中,遍布我国新、甘、青、内蒙、宁、陕、晋、京、冀、辽、吉、黑、鲁、豫、鄂、湘等16个省市区。长城对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在保持下来的长城基本上是明代建筑。长城不但以它修筑年代的久远,工程浩大、险峻雄伟而闻名于世,而且长城本身的一砖一瓦都是珍贵的艺术品,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长城主要的游览点有山海关长城,八达岭长城和嘉峪关长城三段,尤以八达岭长城最为著名。
(二)都江堰
都江堰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西的岷江中游,地处山地与平原相连的咽喉,西面高山万丈,东面平原千里,大江中流。主要工程有分水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等三部分。它由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兴建,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其规模之宏大、治水方法之科学,技术之高超,在当时水利史上是罕见的。都江堰工程使岷江水害变为水利,使川西平原千百年来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的天府之国。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的功绩,附近建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桥等建筑。现在都江堰已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三)灵渠
灵渠又称湘桂运河或兴安运河,位于广西兴安县湘江畔。秦始皇时代开凿,与万里长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被称为秦代四大工程。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全长34千米。它沟通了长江与珠江的两大水系,促进了中原和岭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沿岸人民代代受益。灵渠的主要工程有南渠、北渠、铧嘴、大小天平石堤、秦堤、陡门和大小泄水天平等。渠上有多座石桥,渠岸有三将军墓,堤上有四贤亭、飞来石及众多唐宋以来的题词碑刻。渠中可泛舟,两岸桃红柳绿,成为桂林附近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之一。
(四)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贯穿京、津、冀、鲁、苏、浙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1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始凿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末期,隋元两代又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疏浚,奠定了现代南北大运河的基础。运河在古代的漕运中起了重要作用。但近代铁路发展后,运河年久失修,多有淤塞。建国后,荒废了的运河得到了改造,现除临清至济宁段外,其他均开始通航。长江以南的江南运河还是一条重要的旅游线。江南运河联接了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扬州等历史文化名城,沿途水乡泽国风光秀丽,颇受中外旅客的欢迎。
(五)坎儿井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和库车地区,是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其基本特点是在地下开挖引水渠道,将深部地下水变为浅层地下水,最后通过竖井引出地面,为干旱地区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据统计,坎儿井的总长度已达3000千米以上,至今仍在灌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附近地区树木成荫,景色幽美,并可调节气候,因此成为干旱地区一项独特的旅游资源,使旅游者既可参观这2 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水利工程,又可观赏干旱地区绿洲的自然风光。
此外,我国著名的古代工程还有北京的芦沟桥、河北的赵州桥、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北京观象台等。
本文标题:我国人文旅游资源-历史古迹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luzi/2488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luzi/24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