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4海洋生物对海水中声和光的物理效应
声波和光波在海水中传播制约的因素很多,其中生物的数量、分布、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发声和发光等生物学现象,都对海水中声、光传播产生影响。
一、散射层及其生态特点
在大洋深层水域中普遍存在由生物聚集的水层,简称深海散射层(deepscatteringlayer)。其中较密集的浮游动物和游泳动物(如头足类、鱼类),对声波能产生较强的散射回波,有些动物有气囊、鱼鳔,对某些频率的声波产生强烈的共振反射声波,从而对海水中声波的传播起着阻碍或干扰作用。散射层的研究,有利于鱼群分布的探索,对捕捞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散射层的形成
从散射层的特点和分布来看,浮游动物是散射层的主要形成者,因为不少浮游动物,特别是磷虾类和管水母类,具有分布广、数量大,并常密集在一起的现象,而更突出的是,它们一般都有昼夜铅直移动的特性。近年来,通过更多的海上调查研究发现,有些游泳动物如鱼类(灯笼鱼等)、头足类(乌贼等)和虾类(樱虾等),特别是灯笼鱼,在散射层的形成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散射层的生态特点
1.平面分布:散射层的平面分布很广,这和浮游动物,特别是与磷虾类、管水母类的广泛分布有关。当然,其分布不均匀,例如,散射层在太平洋到处都有,而在南极海只有零星分布。
2.铅直分布:散射层的深度随海区而异,这跟各海区的深度和生物组成不同有关。例如,在美国西岸的加利福尼亚州沿海为280~460m,在太平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为280~830m,在北冰洋为25~200m,在大西洋东部海域为350~600m。上述深度一般指白天的情况。
3.昼夜铅直移动:散射层的深度具有昼夜铅直移动的特点。这与浮游动物,特别是浮游甲壳动物的桡足类、磷虾类等存在昼夜铅直移动行为有关。散射层中的浮游动物,傍晚(约日落后1小时)上升,黎明后下降,致使散射层上下移动。例如,美国东岸的新英格兰南部海域的散射层,白天深度为330~390m,夜晚上升到50~60m。有些磷虾为黎明上升,傍晚下降,散射层的深度也随之改变。散射层一般只有一层,但在昼夜铅直移动过程中,常会分裂为上下两层,其中较深的一层能铅直移动,而较浅的一层常不移动,偶尔还可再分为较多层。这两层的生物组成(指优势种)常不一样;上层一般为磷虾类和桡足类,下层一般为鱼类和樱虾类。
散射层分布还有季节变化。例如,北冰洋散射层仅在夏季出现,而冬季消失。因为北冰洋冬季没有昼夜之分,浮游动物没有昼夜铅直移动的行为发生。
散射层发光现象也是另一个显著特点。这与散射层中磷虾等动物的发光是一致的。
二、生物对海水中声波的反射与散射
一般用反射损失作为描述鱼的反射强弱的一个指标。因鱼体形状复杂,在理论上难进行处理。本间庭(1957)根据许多实测资料得出了如下的经验公式。鱼的反射损失Lp随频率的增高而变小(表9-13)。
式中λ是声波波长(cm);r是鱼体背部截面的曲率半径(cm);b是鱼的全长(cm);Δρ为海水与鱼的密度差;k是形状系数,根据声波对鱼的入射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值,声波向鱼的背部入射时,k=1;x是从鱼到声源方向的距离,为100cm。由于λ=c/f(c是声速,f是频率),所以上式表达为
表9-13各种鱼类的反射损失
*Lpo是频率为1khz的反射损失,其值系根据实测值由上述2式换算得出。
三、海洋动物噪声
海洋动物的噪声是海洋噪声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海洋环境自然的间歇噪声(intermittentnoise)。海洋动物的发声多种多样,有哺乳类(海豹、海狗、海豚)发出的呼叫声,海豚在进行声定位(echo—location)时,可发出一种高达100kHz以上的声音;鱼类中竹荚鱼、石首鱼是发声鱼,发出的大多为食饵声、游泳声等。甲壳类、贝类等也可成为声源,这些海洋动物发声有特殊频谱,其目的是用作相互联系或攻击、防御、索饵、生殖等等的讯号。由于海洋动物的发声,在设计水声仪器时,要考虑声波信号与海洋噪声的比(S/N)。在预报海洋地震,探测鱼群行踪,查明潜艇位置等方面,有必要对海洋动物噪声的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一)发声器官
1.鱼类发声:海洋鱼类具有灵敏的声音感受器:侧线器官和听迷路。侧线器官可感受频率为5~25Hz的机械振动和次声振动。对于次声波与声波交界的振动,某些鱼类则兼用侧线器官和听迷路进行感知,但是,至今尚未发现鱼类具有专门的发声器官。它们的发声是由许多特化组织所兼行的,如某些骨骼、肌肉及鳔。所发的声音分为两大类:与摩擦有关产生的声和与鳔有关产生的声。
2.鲸类发声:海豚具有回声定位的能力。海豚头中具有瓣膜和气囊系统,通过这类系统将声波放射出去。当超声信号遇到目标时,形成低频的反射信号,再由耳或头部的其它器官接收,构成完善的声纳系统。
3.甲壳动物发声:海洋甲壳动物中只有软甲类的十足目(Decapods)和口足目(Stomatopoda)能发出噪声。它们的发声分为3类:①摩擦发声,②大螯的杵发声,③掠肢掌指弹射发声。
(二)生物噪声的强度变化
生物噪声频率一般为200~1500Hz,也有超过这个范围的。生物噪声有季节变化,例如,在中纬度和高纬度海区,夏季生物噪声的强度比冬季大,二者相差值可达40dB。又如大部分发声鱼类栖息在暖水海区,它们多半栖息在浅水区,夏季噪声最大。但是,在高纬度海区也有少数发声鱼类,例如鳕鱼在秋季和2~3月间噪声最强。生物噪声的强度也有昼夜的变化。一般在日出和日落时,生物噪声的强度最大。例如,小虾等在浅海发400~2000Hz的噪声,最高频率可达20kHz。黎明和日落后,在水深小于50m的海区,小虾发出的噪声可达30~45dB。在北纬40°到南纬40°之间冬季最低水温在11℃以上的海区,虾类的噪声很强。又如,中纬度和寒带浅水区,某些贻贝发出80~6000Hz的噪声,它的强度在正午可以超过环境的噪声,达50dB。此外,在繁殖期发声的鱼类比较多。各种鱼群在移动时也会发出各种声音。总之,生物噪声的强度变化,与动物的生殖期、群体的移动、季节性及昼夜节律等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
(三)研究生物噪声的意义
海洋生物噪声会影响声信号在海洋中的传播。因此,了解海洋生物噪声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对于解决从噪声干扰背景中检测和分离出有用的信号,是十分重要的。其次,鱼类对声音具有灵敏的反应,这对于鱼类进行声音驯育,食物讯号的条件反射有重要的意义。再者,据不同鱼类发出的声音判断鱼群,目前有的国家和地区已出现不同类型的水听器和水下音响集鱼器,并试用于捕捞渔业。此外,海豚的哨声可使许多鱼类吓呆、下沉或散开,将海豚经过训练,可作为海洋牧业的“牧犬”,或者协助人类在海洋开发事业中进行探测、通讯等工作。
四、海洋生物对光的散射与吸收
海洋生物对海洋光学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白天,浮游植物光合生长,其数量的多少影响到光在水中的散射、吸收,进而影响到透明度和水色;另一方面,在夜间,某些浮游生物的自身发光能增强海面亮度。
(一)透明度与水色
各大洋中透明度最大的是马尾藻海,达60m以上,这是因为马尾藻海位于大洋中央,没有沿岸水,营养盐贫乏而浮游生物少,同时,它处于环流中心,海水流动慢,浮游动物下沉快。在太平洋,黑潮的透明度(可达40m)比亲潮(只有10~15m)大,这是因为黑潮暖流源自浮游生物较少的太平洋北赤道流的缘故。在河口和近岸海域的透明度在1m以内,除了泥沙混浊之外,亦与浮游生物较丰富有关。由于浮游生物有季节变化,故透明度也有季节性变化。例如,黑潮区春季(3~5月)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时透明度最低,而9月份最高。亲潮则8~10月最低,11~1月份最高。
根据海水不同光学特性,可分如下5种类型:
①大洋清水。低生产力海区(特别是低纬度海区)的大洋清水;水色0~2。
②大洋标准水。中纬度和低纬度海区中等生产力区域的大洋水;水色2~5。
③大洋浊水和沿岸清水。高生产力海区特别是浮游生物繁殖期的海水;热带沿岸水,特别是大陆架深水区的海水;水色5~8。
④沿岸标准水。中等生产力的沿岸水和大陆架一般海区的海水;水色8~10。
⑤沿岸浊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时的河口和沿岸水;由于波浪作用搅起大量悬浮物质的近岸水;水色10。
(二)海发光
在夜间,海洋发光的现象是由一些能发光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等受刺激引起的(除发光细菌外)。这些海洋生物自身具有发光器官、细胞(包括发光的共生细菌),或具有能分泌发光物质的腺体等结构。它是化学发光的一种类型,是化学能转换为辐射能过程中放射出的可见光,因为散射的热量非常少,又称为冷光。
1.海洋生物发光的种类:全世界已发现能发光的生物约有30纲538属。其中24纲461属是海洋生物,约占85%,分别属于从海洋细菌到海洋鱼类的许多门类(表9—14),但甲藻以外的各类海藻和海洋动物的扁虫类、帚虫类、腕足
表9-14发光海洋生物
类、毛颚类、须腕类、爬行类、哺乳类等没有发光的种类。海洋发光生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特别是温带和热带海域。一般认为,在水深超过700m水层中的动物,90%以上是能发光的。
2.海洋生物发光类型:海洋发光生物可分为细胞内发光和细胞外发光两类。
①细胞内发光类型:本类型是细胞发光,较为普遍。例如,夜光藻是最常见的代表。当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质中丝状排列的发光颗粒(一种拟脂蛋白)收缩,发出淡蓝色的闪光。单细胞的甲藻和放射虫类,以及许多具有发光器的多细胞动物(如水母、栉水母、鳞虫、磷虾、樱虾、头足类、棘皮动物、被囊类和鱼类),都属于细胞内发光。
②细胞外发光:本类型是生物的腺体分泌排放出的内含物发光。其中,海萤(Cypridina)为最著名的代表。此外,桡足类、齿裂虫(Odontosyllis)、波叶海牛(Phyllirrhoe)、柱头虫等,也都是细胞外发光的动物。
上述两种类型,除了细菌的发光是一种呼吸现象并连续发光之外,其它生物一般都是受刺激后才发光的。其情况因种类而异:①发光细胞或发光物质贮存器被邻近的肌肉纤维挤压,使分泌物外流发光(如海萤)。②腺细胞本身受到刺激而排放其内含物发光。这是控制腺体分泌的神经调节的结果,如磷沙蚕(Aphrodita)、游水母。③激发作用引起细胞变化,导致发光物质的活化,如夜光藻。④发光器发出的光,如磷虾、头足类和鱼类。
3.研究意义:生物发光是其生命活动的一种行为表现,往往与一个种的生存和繁衍有关。例如,许多深海鱼具有发光的诱饵器官,以吸引饵料生物;有些虾类常分泌光雾,迷惑和逃脱敌害;齿裂虫等在繁殖季节,以其发光寻求配偶。海发光,可以帮助领航员在夜间指出最重要的目标和地点。但是,当海发光很强烈时,也可以减低夜间视力,造成幻觉而不利于航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军事上容易暴露目标,因为舰队在黑夜航行刺激发光生物发光,使黑暗海面上呈现出很长的磷光带,舰队容易暴露而受敌攻击。在渔业生产上,海发光对渔业是有利的,渔民可在夜间根据海光来侦察鱼群,甚至应用发光生物作为诱饵来钩钓鱼类,提高渔获量。
腔肠动物中的许多水母含有一种钙活化的发光蛋白,与钙离子的反应专一、无毒、快速,对极低浓度钙离子很灵敏,是一种极有用的生物钙指示剂,适于测定细胞内钙离子。
本文标题:海洋环境中的若干生物问题(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aike/1077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aike/1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