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城市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城市地理学 >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时间:2011-02-14 15:3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关于城市的产生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城市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也有人认为“是防御安全的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人类。最初,因谋生不易而过着成群结队的、漂泊不定的生活。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谋取生活资料的方式有了很大进步。首先,打猎的发展导致了原始畜牧业的产生。其次,在采集野生果实和植物根的基础上,慢慢开始种植植物,原始农业随之出现。后来,随着人们利用驯养了的牲畜来耕田和金属工具的开始使用,农业生产率有较大提高,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较巩固的基础,人类定居下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愈来愈迫切,愈来愈明显。从此,许多萌芽状态的村落逐渐发展成为定型的乡村。并且,随着农牧业的发展,陆续涌现许多新的村庄。

城市的出现后于乡村,它是在原始公社制社会的末期形成的。

当时,在原始公社制度中,人类虽然定居下来,并因而形成了乡村,但种植谷物及驯养牲畜的工作是在各个氏族公社内部统一进行的。在各个氏族公社内部,人们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彼此间没有进行交换的基础。各个氏族公社虽有处于萌芽状态的交换发生和发展,但一般带有偶然的性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分离开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而且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各自都有若干产品剩余,因此,就为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间开始进行商品交换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交换从偶然性逐渐变为经常性了。交换一具有经常性,就必然出现固定交换的场所。后来,这些场所逐步演变为市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为农人和牧人的副业——织布业、金属加工业、陶器制造业等手工业,逐步完善起来,成为许多人的独立职业。这样,手工业又与农业分离开来,形成第二次大分工。“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24—25页)。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交换范围,使得农人、牧人及手工业者彼此都有需要,也有可能去进行愈来愈频繁的交换。交换的扩大引起了商品生产的萌芽和发展,交换日益繁荣和扩大,逐渐形成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市集逐步成为城市。

恩格斯指出:“用石墙、城楼、雉堞围绕着石造或砖造房屋的城市,已经成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中心;这是建筑艺术上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是危险增加和防卫需要增加的标志。……如此多样的活动,已经不能由同一个人来进行,于是发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1卷, 186页)。从恩格斯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城市是早在氏族制度的情况下,作为部落或部落联盟中心就已经出现了。而这种用石墙、城楼围绕的城市的产生,似乎只是为了保护整个氏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为了防御其它部落或自然界野兽的需要,还不是为了保护“统治阶级”或“私有财产”。恩格斯还说“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但在这时,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了。最初在城市和乡村间,然后在各种城市劳动部门间实行的分工所造成的新集团,创立了新的机关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各种官职都设置起来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11页)。恩格斯在此说得十分清楚,城市的出现先于国家的产生。城市中劳动分工的产生,就出现了各种“新集团”。由于集团间的利益冲突,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就必然创造国家机器。因此,可以说,城市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随着城市的出现也就需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就是需要有公共的政治机构,也就是说需要一般政治。在这里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卷, 57页)。这段话更明确地说明了,城市的出现是在国家机器之前,并且是由于城市的出现而随之出现了阶级的划分。可以说,城市的出现促使人类进入阶级社会。

在谈到现代大城市的产生时,恩格斯曾作过生动的描述:“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须有其它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当第一个工厂很自然地已经不能保证一切希望工作的人都有工作的时候,工资就下降,结果就是新的厂主搬到这个地方来。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卷, 300—301页)。这样,由于大工业的发展,“建立了现代化大工业城市(它们像闪电般迅速地成长起来)来代替以前自然成长起来的城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68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的说法,既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我们不能把城市的产生作为私有制和阶级社会出现后的一种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现象来看待。诚然,在阶级社会里,城市里充满着阶级剥削与压迫的现象,存在着城乡对立,但是城市最初产生并不是由于阶级剥削和压迫的需要。城市,并不意味着就是剥削和压迫,并不会随着私有制的废除而消亡。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废除了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没有导致城市的毁灭,而是使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国家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于“城市的产生是防卫安全的需要”一说,归根到底,防卫安全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结果。


  本文标题: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chengshi/2518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chengshi/25188.html
    顶一下
    (1)
    33.3%
    踩一下
    (2)
    66.7%
    -------
    欢迎你对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