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杂谈
当前位置: > 地理科普 > 地理杂谈 > 大气能见度的观察测定

大气能见度的观察测定

时间:2010-07-13 06:45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大气能见度的观察测定

能见度是反映大气质量的一项指标。“能见”指白天能分辨出观测物的形状和轮廓,夜间能清楚地看到观测物——灯的发光点。能见距离越短,说明大气受污染程度越严重。

本实验在观测点四周不同方向、距离上选定若干固定观测目标,根据这些目标能否看见及清晰程度来确定观测时的能见度。

工具与材料

经纬仪(或指南针),卷尺,测绳仪,地图。

活动过程

1.选择观察目标。

选择的被观测物应是静止的自然物和建筑物,颜色越深越好,亮度一年四季变化不大。被观测物应尽量以天空为背景,大小以视角表示,一般以0.5°~5.0°的视角为宜。视角用经纬仪测出高度角和宽度角后按下式计算:

 

以水平为准,被观测物的仰角不超过6°。

2.确定观测物的方位与距离。

用经纬仪或指南针测定被观测物的方位;用卷尺或绳子量出近距离观测物的距离,用测绳仪或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测出远距离观测物的距离。

 

确定观测物的方位和距离后,绘制能见度观测物分布图。方法为:以观测点为圆心,分别以0.l0.20.20.51.02.05.010.020.050.0千米为半径画9个同心圆,然后把所有的观测物按其所在方位、距离分别画在相应的位置上。近距离观测物可单独绘制(图3- 2-1-l)。

3.能见度的观测。

白天:从观测点向四周看已测定方位及距离的观测物。如果观测到某方位某一观测物“能见”,而稍远一点观测物就“不能见”时,那刚好“能见”的观测物的距离,就是该方位的能见距离。

夜间:用发光体(灯光)作观测物,根据灯光能见距离换算图(图3-2-l-2),查出相应的能见距离。如无灯光可测,可根据天黑前能见度变化趋势,结合当时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粗略估计。

 

4.实验结果记录。

根据大气能见度与大气污染的关系(表3-2-l-1),填写活动记录(表3-2-l-2)。

3-2-1-1  大气能见度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3-2-1-2  大气能见度的监测报告

 

说明与延伸

1.不宜选白色、粉红色或浅青色的建筑物或雪山或发光强的物体作观测物。

2.如果以山、森林等物为背景,它们应离被观测物尽量远一些,以使轮廓清晰。

3.夜间观测能见度,应先在暗处停留5分钟,待眼睛适应后再观察。并区要在开阔地带、选孤立灯源作观测物,不宜选成群或重叠的灯光。并且要选强度不变、不带颜色、没有灯罩的白色光源。

 4.本活动要求观测者视力正常。

5.国家大气质量标准规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0.15毫克/米3,此时能见度为910千米。

6.白天进行观测时,如果某一观测物轮廓清晰,但却没有更远的观测物时,可依据下列方法酌情判定:当观测物的细微部分清晰可辨时,能见度定为该观测物距离的5倍以上;如隐约可见时,定为该观测物距离的2.55.0倍;如很难分辨时,能见度定为该观测物的距离的2.5倍以下。


  本文标题:大气能见度的观察测定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kp/zatan/1545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kp/zatan/1545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大气能见度的观察测定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大气能见度的观察测定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