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的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称为降水。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积聚在水平面上的水层深度称为降水量。
降水量的测定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对降水量测定的精度要求很高。目前气象台(站)测定降水量的常用仪器是雨量筒,又称雨量器(图4-2-17-l)。
下面介绍简易雨量筒[图4-2-17-2(a)]的制作方法。
工具与材料
薄铁皮,玻璃瓶,胶布,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先用薄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的筒,再做一个圆筒状的漏斗。漏斗口高10厘米。漏斗内壁衬一条薄铁皮,高出口子3~4毫米,内直外斜,以防雨水溅失。薄铁皮漏斗的直径约为20厘米。
2.圆筒内放一个玻璃储水瓶,将漏斗放在圆筒上,这样漏斗承接的降水全部流入瓶内。另外再配置一只雨量杯,用于测定降水量。
3.如果没有雨量杯,可以找一个直筒的玻璃瓶,瓶子外壁垂直贴一条白胶布。向气象站借一只雨量杯,量出1毫米高的降水倒入玻璃瓶内,在白胶布上画出1毫米降水的刻度。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画出2毫米、3毫米……的刻度。毫米以下的刻度可以用等分法画出。画出刻度的雨量瓶就可以代替雨量杯了[图4-2-17-2(b)]。
4.如果玻璃瓶口较大,就可以把漏斗直接放在玻璃瓶上,下雨后能从自制雨量杯的白胶布刻度上读出降水量。
5.雨量筒应安置在观测场内,筒口要保持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70厘米。
6.降水量的测定方法:
(l)测定降水量时,先取出雨量筒内的储水瓶,装上事先准备好的空储水瓶,并将存有降水的储水瓶带回屋内,用雨量杯量取降水。
(2)读数时,雨量杯必须保持水平,视线要同量杯内的水面齐平,读取水面凹下去的最低点刻度线。读数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有时降水量很小,不到0.05毫米,应记作0.0毫米,表示有降水、但数量极微。如降水量不到0.1毫米、但大于0.05毫米,就记作O.l毫米。
(3)如果降水量大,一次量不完,可以分多次量,每次计量后要记录,并累计得出总降水量。如遇雪、雹等固态降水时、应把漏斗换上承雪口,让固态降水直接落入雨量筒内(取回储水瓶时,应加上盖子,以防蒸发),放在温暖的地方或加入定量的温水(不能用开水,也不能加得太多),待雪、雹等融化后,用量杯进行测量,再将量得的结果减去加入的温水量便是所测得的固态降水量。
(4)降水量观测一般一天2次。学校气象站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观测时间,如上午7时和下午5时。遇到特大阵雨时,在雨过之后就应立即测量,及时了解这次降水的强度。
说明与延伸
另一种测定降水量的方法是用秤称出降水的重量,然后再折算成降水量。l毫米降水的重量约31克,所以,把称出的降水克数除以31就可折算成毫米数了。如称得某次降水量为372克,则372÷31=12,折算成降水量就是12毫米。
本文标题:简易雨量筒的制作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kp/zatan/1534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kp/zatan/1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