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震科普
当前位置: > 地理科普 > 地震科普 > 防震减灾知识之九--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与三大工作体系(3)

防震减灾知识之九--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与三大工作体系(3)

时间:2014-11-07 08:4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9-4左)。同样有两类不同的用法。一类建设基准站,有固定的GPS接收装置,昼夜连续接收几颗卫星信号,连续获取本站位置信息。图9-4右是一个GPS基准站的照片。另一类,按一定间距,当然,也可考虑跨断层设置区域站,定期由观测人员携带GPS接收仪器流动观测。

 

      

  图9-3 南山台山体平洞里的水管倾斜仪(右)与石英伸缩仪(左)

   

 

9-4 GPS示意图(左)与一个基准站(右)

  地下流体观测包括水位、水温、水氡、水汞等水化含量观测。最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现场发现,强余震之前有的民用井出现水位升降,有的还有翻砂冒泡、变质变味等现象。由于现象明显,肉眼都能看出来,水位变化用井绳就能测量。时间长了,震例多了,震前的地下水变化并不总是那么明显,而且民用井水位及其他性质的变化容易受到降雨、附近河水位、甚至气压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开始选用深井,研制仪器,高精度观测,连续自动记录。图9-5展示了浮子式水位仪的简单原理,当水位升降,浮子随着升降,绳子拉动滑轮,滑轮上指针的偏转就显示了水位升降的程度。也有压力式水位仪,依赖淹没在水里,且固定在一定深度的能感知压力的探头,当水位升降,探头上面的水体增减,所受到的压力也就加大或减小。这种压力探头得到的已是电信号,以前一般用电子电位差计打印记录。现在也都经数采,输入计算机了。水温、水化的前兆观测,早年大多搬用水文地质或地球化学勘探的仪器,现在已改造或发展成地震前兆的专用设备了。原理是差不多的,主要是为适应观测前兆的需要,提高了观测精度,并更适合于长期连续、稳定工作。

   

   

  图9-5 浮子式水位仪的简单原理图

  地电以观测地电阻率、地电场与电磁波为主。视电阻率的测量原理见图9-6的下端,由A、B极供电,从M、N极测量电位差,由欧姆定律两者相除,就可得到地下的视电阻率,只是还有一项与4个电极相对位置有关的装置系数。图9-6展示的是四川甘孜地电台室外布线的照片。地电场观测不需要供电,只要两个测量极,就可测得一个方向的地电场分量。看起来十分简单,由于它通过两个电极进行接地信号测量,极化电位、以及通过各种渠道耦合或感应到地下的电磁干扰信号与背景燥声都会带来干扰。因此,电极的制作与场地的选择都十分讲究。地磁台观测地磁场及其变化,通常分绝对观测和相对记录两部分。绝对观测测量地磁场要素的绝对数值,相对记录是对地磁场某一要素相对于某一基值的变化量进行连续测量。前者对仪器装备与台址条件的要求都远高于后者,因此,只有少数台站既配备绝对观测,又有相对记录。多数为地震预报服务的地磁台只有相对观测。

  
 
  本文标题:防震减灾知识之九--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与三大工作体系(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kp/dizhen/6149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kp/dizhen/61492.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防震减灾知识之九--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与三大工作体系(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防震减灾知识之九--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与三大工作体系(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