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震科普
当前位置: > 地理科普 > 地震科普 > 防震减灾知识之二--怎样描述一个地震?

防震减灾知识之二--怎样描述一个地震?

时间:2014-11-07 08:5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1 常见的地震三要素
当某地发生了灾害性地震,大家经常可以从新闻媒体看到这样的报道:“据××地震台网测定,××年×月×日×时×分,在××地方(附以经纬度),发生了×级地震。”不管什么媒体,无论电视台、广播电台,还是报纸,也不管这次地震伤亡与经济损失有多大,只要报道,就一定会包括这次地震的时间、地点与震级。这就是描述一个地震最常见的三要素。
发震时刻   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就是发震时刻。为了地震应急、救援和向公众通报震情,关于地震时间,只需要告诉大家,地震发生在哪一天几点几分就行了。可是对于某些科学研究来说,这就不够了。现在地震台网测定发震时间可以精确到0.1秒,有的还可给出更精确的结果。地震台网测定的发震时刻是地震断层开始破裂的时间。震源从开始破裂到整个断层破裂是有过程的。破裂的传播速度一般为2~3千米/秒。这样,一个强震的破裂长度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千米,需要十几秒、几十秒或稍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破裂过程。对于一般的工作和普通老百姓来说,不必在意这十几秒或几十秒的破裂过程,还是可从宏观上认为,地震断层的破裂是瞬间完成的,给出精确到分钟的发震时间也就够了。
    震源和震中   地震发生的地方叫做震源。地震发生在地下,震源往往有一定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而破坏和灾害总是在地表。震源在地面上正对的地方,或者说,震源向地面的垂直投影被称为震中。这里往往是破坏最重的地方。
某观测点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与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震源、震中与观测点的关系,可从图2-1上一目了然,它们的连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震中距、震源深度与震源距的关系符合勾股定理。

图2-1  震源、震中与观测点的关系图
当人们对于地球内部速度结构及地震波传播途径有了基本了解,就可以利用各地震台记录地震波到达时间反过来推算,求得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另一方面,一次强震发生后,科学家们通过现场考察,根据破坏程度的比较也能确定震中位置。为了便于区别,通常把地震台网测定的震中叫做微观震中而把宏观考察确定的震中叫做宏观震中。这两者在多数情况下,大体一致,有时会有明显差异。为什么会有差异呢?首先,它们的定义就略有不同。地震台网测定的微观震中是震源开始破裂的地方在地面的投影。宏观震中是地面上破坏最重的地方。开始破裂不一定是破裂最大的地方,它在地面的投影与破坏最重的地方有一些距离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其次,微观震中和宏观震中的确定都可能有误差。
按震源深浅不同,也可把地震分为三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属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在60~300千米之间的地震,属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的地震,属深源地震。到现在为止,记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达720千米。
世界上约95%的地震属浅源地震。我国的地震也大多为浅源地震,只有东北的东部,以及台湾以东海域有深震或中源地震。世界上中源和深源地震的分布,将在第三讲介绍。
按震中距又可分出地方震、近震和远震。
地方震 震中距在100千米以内的地震称为地方震。
近震   震中距超出100千米却又在1000千米以内的地震叫做近震。
远震   震中距在1000千米以外的地震属远震。
直下型地震   对于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来说,最担心的是震中就在本市,或者说震源就在城市地底下的地震。日本人把这样的地震叫做直下型地震。
  本文标题:防震减灾知识之二--怎样描述一个地震?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kp/dizhen/6149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kp/dizhen/6149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防震减灾知识之二--怎样描述一个地震?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防震减灾知识之二--怎样描述一个地震?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