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些什么;(2)不重视课本地图。他们不懂得“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种语
言”的道理,不仅不充分运用地图等插图,反而视地图为多余的“负担”;
(3)不愿动笔写提纲和画图表。有的学生认为读书就是读”,习惯于机械记
忆;(4)贪多图快不消化。阅读课本,本该适应教学要求,循序渐进。但有
的学生一个晚上就读它几章,或平时不复习,遇到考试搞突击,“毕其功于
一役”,结果自然只能是食而不化。
教师平时应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读课本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
以指导。总结指导学生读书的经验,大致有以下一些作法:
1.课前预习
讲课前,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为了保证预习质量,教师可提出具体要
求,最好编写预习提纲。如中国地理讲述“东北地区的工业”一节,标题是
“工业发达,形成体系”,就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什么叫形成体系?为什
么说东北工业发达?根据是什么?工业发达的地理条件有哪些?等等。由于
带着问题去读课文,针对性强,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能使学生运用有意注意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课堂问读
教师讲课切忌一讲到底,应给学生留有读书余地。可以提出一个问题,
让学生读一段书,边读边思考答案。高年级学生的阅读份量可适当多点,因
为他们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强一些,有意注意有了较大的发展,初一学生则一
次不能读得太多,时间也不宜过长。
问读,关键是“问”的技巧。除了常规的提问方式“是什么”、“为什
么”、“怎么办”以外,还应有各种变通形式,使问题富于变化,能从各种
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实践证明,“小、巧、活”的问题是最能引起
学生读书和思考的兴趣的。反之,提问不当,就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如
中国地理开始讲“地球的形状”,有教师问:“地球为什么是个扁球体?”
这问题太大,学生回答不了,扫兴;问“地球是什么形状?”这似乎又问得
太直,学生可以不假思索,不言自明,乏味。所以提问就要精心设计好问题。
课内也可声读。对初一学生来说,可采用多种形式,或个人读,或分组
读。高年级学生就不大喜欢声读了,而转向默读。声读有一个好处,可激发
学生的感情。如讲“特区的广阔天地”一节,让学生选读课文中《蒙古包内
外》的有关段落,可以把学生带向那“天苍苍、地茫茫”的草原意境,很好
地陶冶学生热爱祖国民族大家庭、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当然,提倡声读,
并不是每堂课、每段课文都要声读。地理课不同于语文课,所要读的,大多
是重点段落、重要原理或结论。所要声读的,大多数是需要长久记忆的,或
是能激发情感的,其它内容则不必声读。
3. 课后标读
要求学生手脑并用,边读书边把要点、重点、难点(或疑点)用笔在课
本上做好标记,也可打上各种符号。必要时,还可做简单的眉批。这样做,
有利于抓住要领,也可加强学生的读书印象,还有利于复习巩固,对发展学
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也很有作用。
4.自编提纲
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和一般内容的联系及逻辑结构
关系,能按地理知识结构写出内容提要,或制作简单的表格、图表,形成知
识框架,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如“东北的工业”特点及有利条件一段教材,
本文标题:如何运用中学地理课本(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lunwen/5027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lunwen/5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