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生成学习方法
[案例6]对作弊的另类处理
学生考试作弊是每一位老师都不能容忍的问题。有位化学老师是这样做的:
首先他对学生说:“考试作弊说明同学们想在考试中取得好分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大家很上进,但是这样做不仅违反纪律,而且在考试中偷看材料肯定会提心吊胆,并不痛快。所以,下次单元测验我允许大家带一张A4纸,上面写上自己想写的任何东西。”同学们一听老师这么能理解自己,感到很兴奋,于是纷纷认真地准备自己的那张A4纸,有的甚至用蝇头小楷写得密密麻麻,不放弃任何一个角落。
考试结束后,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所写的A4纸都贴到教室后面展览。同学们很好奇地互相观摩,结果发现有的学生在上面就单纯抄题目,有的抄上公式,有的不但列出知识提纲,还列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特别是考试分数公布后,学生都很有感触:为什么张某某能考好?为什么李某某考不了高分?因为从他们在那张A4纸上总结的内容就能看出高下来,于是同学们就开始交流学习哪种方法好。教师组织学生对总结的方法进行讨论,并且预报一次单元测验只能带半张A4纸进考场。这次考完试后照例展览。再下次考试,老师只让带四分之一张A4纸……这样纸张越来越小,学生就只能对知识进行越来越精炼的归纳总结,提取要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被迫认真复习了课本,达到了考试“监督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的最终目的,也在实践中学会了画概念图和其他很多有用的学习方法。比起我们开篇讲到的那位教学生画了两个月概念图的老师,这位化学老师岂不是更有智慧?
(根据曾琦老师口述整理)
[案例7]让学生自己当考官
来自海南省的周老师告诉我,她在教小学三年级语文时,就教学生自己出试卷,互相考查、判分。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首先,周老师在周一让学生们看一些已编好的单元测验题,分析题型和知识点的分布,学习怎样出试卷;然后各人分头出试卷,不许漏题,试卷上要签上出卷人的名字,在周四之前出好试卷;周五同学之间交换试卷,拿回家做,下周一将答完的试卷交给出题人打分,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上讨论比较谁出的试卷好。
周老师说,这样出试卷的方法对促进学生学习非常有效。
案例6中的这位化学老师通过让学生带纸张进入考场这种方式,巧妙地使学生通过反思和相互学习自己学会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这个过程虽然没有老师的直接介入,却比老师直接教授学习方法更有效。因为这些方法是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并与同学交流之后总结出来的。
案例7中周老师的这种方法也非常好,学生在互出试卷的过程中,首先要自己对知识进行归纳和组织,找出重点,这样就巩固了知识;然后学生之间互相批阅试卷,通过检查别人的错误又一次巩固了自己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通过老师引导、同学交流、自学等方式学到很多学习方法。
这两个例子有一个共同的亮点就是把学生们一贯不喜欢的考试变成了有趣有效的学习过程,老师们想一想,我们考试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吗?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科教学中需要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但这里我们强调,学习方法的教授要外显。老师们请看这个案例:
[案例8]学习方法教到哪里去了?
我有位学生曾经在中学做过一个调查,他发现,尽管不少老师在教学中渗透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但是学生的感受却大相径庭。在访谈老师:“您是否在课堂上教了学习方法?”时,老师通常都说在教学中渗透了对学法的指导;但是问学生:“老师是否在课堂上教了学习方法?”时,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说老师教了方法,有的说没有教方法,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深入交谈,他发现了原因。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对老师是否教授学习方法的感知能力是不一样的。感到老师教了方法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能够悟到老师是在教方法,可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在教课本知识,没有教方法。然而,恰恰是这些学习听力的学生迫切需要了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老师的角度看,他们只是把学习方法隐含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比如说,他们带领学生画了某章内容的概念图后,要求学生把图记下来,而不是让学生学会画概念图后自己来画图。
(根据曾琦老师口述整理)
针对调查得出的这两个原因来分析,我们认为,教师首先需要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因为学习方法的学习必须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另外,在教完方法后教师要适当地把方法外显(当然不是每次都要外显),让学生学会这种方法,并且可以尝试将这种方法迁移到其他学习内容中去。否则悟性不高的学生就把方法也当作知识内容硬记了下来,而不懂迁移。
那么,教师应该怎么教授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充分地领悟、接受直至灵活地运用呢?请看案例9。
[案例9]解决文字应用题的方法
一位小学老师在教学生学习应用题时,采用让学生“一读(读一下题目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画(画出应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三点(点出关键词语),四想(想出正确的数量关系),五算(列算式正确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我提问、自我控制调节学习过程等学习方法。见下图:
图 阅读理解应用题的操作程序
(莫雷等著《学习心理研究》,第292页 )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领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学习方法
研究者们发现,同样一个方法,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用起来的效果就不一样。教师除教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外,还应让学生懂得使用学习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即让学生懂得为何、何时、何处运用方法,并知道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一般地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高,具有较多学习方法方面的知识,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去达到学习目标。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很重要。
尽管有些通用的学习方法,但针对各学科还有许多专门的方法,一般说来,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内容和不同任务情境,只有当学习材料与特定学习方法的使用条件相符时,学习方法的使用才能有效。因此,教师应尽可能详细地向学生解释学习方法的使用范围,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本文标题:主题三 掌握有效学习的钥匙(学生学习)(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3139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3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