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时怎么办?
我们听课时经常碰到学生的回答脱离教学目标或与教师预先准备的答案不一样,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该怎样处理?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在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过程中,教育本身赋予教师一种特殊身份,虽然与学生是平等、民主的沟通交往关系,但教师同时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把握教学方向的责任,这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和毫无价值的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对话过程中的引领者。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纯粹客观的教学永远不可能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目标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创设和谐的情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批判中学会批判,在民主中学会民主…,这本身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他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的发言权,以富有启发性的真实发言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选择。面对学生的众多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怎样想的?并与之商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完善,明确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怎样做,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把学生引领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82、怎样让表扬恰到好处?
表扬是一门学问。不加思考的表扬,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怎样让表扬恰到好处?
恰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若离开了表扬,就会丧失自信心;若经常受到表扬,学生就会变得沾沾自喜以致缺乏承受批评的能力;不切实际的夸大表扬,则会扰乱学生的判断力,使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乃至周围的事物。所以,教师要全面权衡,把握好表扬的“度”,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给学生一个恰到好处的表扬。
公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认真判断事情的真与假、对准确公正地表扬,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否则,达不到表扬的效果不说,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度也会因此而下降。
深入。实际工作中,教师看得最多的是学生显性的表现,而对其隐性的东西并不十分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平时仔细观察。例如:
事实 显性的 隐性的
数学成绩好 课外请教、多看、多做
绘画进步大 课外坚持天天练
作文写得好 课外阅读大量作品,坚持写日记
比较后不难看出,学生的隐性优点应该是教师如其分表扬学生的关键。
本文标题:新课改100问(81-100问)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41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