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目标侧重发现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属于在第一条目标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也是最关键的一条目标。其中,发现地理问题是前提,提出方案、对策是核心。至于途径和方法,则倡导与他人合作,强调开展调查研究。
第三条目标侧重对地理学习结果的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往的教学大纲,对于这一目标是忽略的。对于一个问题的正确表达属于比较高层次的能力。表达者要让听者听明白,首先必须把问题全部“消化”并能融会贯通,然后还应该做到表达的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最后还应尽力讲究语言的声调节奏。实际上,表达能力是一项综合的能力。此外,交流也是一种能力,加强学生之间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可见,“过程与方法”这三条目标属于三个不同的层级,级别逐渐提高并形成体系,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都是十分关键的。
三、“德育”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和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关注的是: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不同的是,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关注:学习兴趣、科学态度和审美情趣;全球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其内涵比“德育”更加充实、丰富和全面。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当一个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经历的过程、形成的方法,最终都升华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升华为意识、观念、责任、习惯,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将受益无穷。
3.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4条。第一条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以及科学态度、审美情趣的培养。如果没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那么,地理学习活动就不可能有效运行,即使能短暂地运行也不可能长时间地维持。因此,地理课程目标将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列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第一条。
第二条目标是关注国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是地理学科传统、经典的课程目标,地理和历史这两门学科被称为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双翼”。在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方面,特别强调“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第三条目标是“国际合作”和“全球意识”的教育。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在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往往还强调“国际主义”教育,这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下已不合时宜。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在全球的资源、人口、环境、经济、社会与发展方面,进行“国际合作”和“全球意识”的教育,这是地理学科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
第四条目标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这在“知识与技能”领域已有目标要求,但光知道“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还不够,还必须在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上,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意识——形成观念——增强责任——养成习惯”,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深入人心,产生行动。这才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标题:地理课程目标构成要素的对比(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06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