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人类地理学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人类地理学概论 > 粤闽客家屋式(3)

粤闽客家屋式(3)

时间:2010-09-21 07:28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二、客家家屋的变式

  标准客家家屋上文曾提及其分布区域,亦于垦民有长久历史之地,并土地肥美区域,如今日东江上游一带。而粤北、粤中一带客民分布区,因其地理环境不良,垦殖历史较短,其家屋形态不但不能正常发展,且每因环境影响而使家屋形式有所改变,甚至今日在东江一带,因人口稠密,或外来文化影响,亦有多种新型房屋出现,此等变式,式样殊多。如在闽西地区,因变化除多建成3~5层高圆形土楼外,还有下述式样。

     1.巷式(或行屋)

    此式笔者于仁化县董塘盆地见之。其特色可以该处八耙锹村为例。其家屋上堂两侧各有房间5个,中堂亦同之,后堂缺而不存,故当属之少年期家屋。由于厅侧房间众多,使天井一带成一长巷,家家门户相对二端各有小门与外通,状如一巷,故以巷式呼之。亦每有什屋建于其侧者。其较进化之屋型,则正厅两侧之房室,每边可达10个,每室加开小门朝向禾坪。

    此式之成立原因,乃由于新垦不久而田地亦不甚肥美所致,但正堂两侧房间众多,与标准屋式相异。此点亦以经济原因为重要理由,在建筑方法上,为适应其生活环境,而沿正堂两侧加建房室的办法至为经济。由于其形状作一行一行的排列,故又名行屋。其分布甚广,不但粤北、粤中见之,而在东江亦可见此式,广州近郊亦可见到。

    此式之特点为厅两侧房室数目较多,且大门不开于厅而开于巷之两端。如在英德、增城所见。

     2.进级巷式

    此式首先发现于乳源县北开封桥之处。其屋式如发育期,三堂皆具,横屋间亦有之,但围屋间缺而不存,正厅两旁,各有房间9个。此种房式,就图形上观之,显然由巷式进化而来。实际上此式分布区,有长久垦殖历史。如此地所见者,其祖先来自明末、清初,垦殖已达200余年,与仁化之60年垦殖历史相比,屋式演进较为深入。其次,此地因每人耕地面积甚大,经济能力亦较强,因此形成比较大的家屋。

     3.粤北式

    此式广布于粤北各地,曲江县四周至为标准(围龙屋少见)。屋之中心部分为一大厅,为一家族之祠堂,神位亦安设于此,其厅之四周,则为长条式之建筑,其间分成多间住室。此等长条形建筑,至为整齐,彼此平行,对称分列于祠堂两侧。祠堂前之建筑亦相类同,只于祠堂前端开一直巷,通出大门,故此式与进级巷式,实甚类似。而与标准屋式之关系,亦甚密切,就形态上而言,似与标准式互相并行发展之结果,此等家屋已达壮年状态。其变异形态不同于上文所述,而是此地客人与粤东客人有不同文化传统,使家屋发展另成一格,其形式较近于巷式家屋。祠堂之制似与本地住民屋式有相当关系,则吾人不视其为标准屋式。此种推论与罗香林氏所论客人分期移垦之理论相吻合,即不同时代之移民,其文化特质常有差异。

     4.伸手式

    此式不常见。其正堂间略向内凹,两侧横屋伸出二三米不等,此乃由于防卫原因所致。此式多见于粤西、南路、粤中、珠江三角洲沿海一带,通常以在少年期者为多。在幼年期者,则两侧间代替横屋外突,横屋之属于拱卫形态于此更显。

     5.楼房

    此等家庭原以平屋为主,在30年前几无楼房存在,近期因地价昂贵,与新思想之陶冶,始见有楼房出现。又分为退化楼房和进化楼房两类。

    (1)退化楼房。笔者在横穿徭山时,曾见每一明显宽谷皆为客民垦殖之区,渐入山体内部,在与徭人区相接处仍为客民聚落,但其处境无较宽之河谷以资垦殖,故聚落位置极力避免占据生产用地,一般建于一急斜山坡上。又因地位狭小,求住人较多,乃有二层楼房建立。此屋式一般只有一厅一房,楼上亦同之,充分显示其受 地形影响与支配,而呈一退化形式。此乃为后来侵入徭区之住民,或受徭人楼房文化影响之结果。

    (2)进化楼房(或封火屋)。今日东江人口稠密、土地肥美之区,楼房建立乃由于地价昂贵与新思想之刺激而产生,其家屋之型式,乃照巷式之屋样,加建一层,即为楼房。梯自天井两侧登上,天井为露天空地,而天井四周之走廊,则为楼上回廊,其作用与楼下相同。二楼各房室皆以此回廊为通路。檐部分突出甚少,其情形几成直转,其特殊构造,即为瓦面之排水,与普通屋不同,檐之下端有渠承接雨水,不致雨点直接滴下,渠的外表用石灰包裹。此种建筑,可避火警发生时蔓延连及,全屋焚毁,大门与标准式亦异,取同横屋之方向,故景观大异于前者。因此等楼房对火灾有特殊防卫作用,故曰“封火屋”。

    此类屋式,显然受西方文化影响。据历史上考察,50年前此屋式尚未出现。后来多为富商仕人求舒服而建立。一般年事较高之人,并不喜欢此种式样。

     6.土楼

    山区地少人多,故多土楼。或圆或方。由于初来人少,一般建围墙绕村,在大埔县称为“寨”。人口多了,即建成土楼。蕉岭广福“九栋”即由围墙包绕围屋,300多房间50多户,即为其雏形,内包9个屋栋。闽西永定“永隆昌”楼,即达4层(方楼)。圆楼省地省工,明末已建,现闽西仍多,有10000间以上,名圆楼有永定高头“承启楼”等(参见照片)。自空中看,圆土楼密密地散布在闽粤边境间的台地平原上,非常壮观。

  三、客家家屋的分布地理

 

    客家家屋之分布,与客民分布相一致,今日遍布广东全省。但一般客人分布之区域,多在山地区域及丘陵区域,在广东省内,即大致除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西江、北江河谷地带及东江下游谷地外,皆为客家人分布之区,其中分布中心在东江上游嘉应州一带及粤北谷地,并延入广西、赣南、闽南诸地。故从全国来看,家屋分布,北自南岭南坡,西起广西西部,东至福建南部,南至海边一带之丘陵地域间皆是。在广州市区台地上亦有分布。

在客家屋分布区中,并非占据全部面积,而每与其他住民相混杂。此种现象,尤以在非中心区为然。吾人试以兴宁盆地为例。该盆地乃一近南北向的长形河谷地区,河流蜿蜒曲折于其间,盆地阔约五六公里,长约20公里。聚落至为密集,全部属于少年中期以上之客家屋式。只在县城中,有因商业及外来住民而建立的洋房及其他式样房屋。在东江上游及韩江上游一带客人分布中心地域,其家屋分布更是如此。在珠江三角洲四周,及南路一带,则客屋之分布多位于瘦瘠之山岗地带,与土著户比较,为数甚少。在南海县境,平原区皆为广府住民家屋分布之地,而在县北丘陵地区即有客家住民分布,其屋式皆在幼年期至少中年期。广府人称客家语为“崖话”①。客人称“崖佬”。

    以上表明,本系住民之迁动方向,乃由粤东而粤北、粤西、粤南。其入粤多自福建石壁(如今闽西宁化境内)。时间始自晋、唐。如梅县《丘氏族谱》有“河南丘氏先世自东晋五胡云扰,渡江而南,入闽而汀,之宁化石壁”的记载。《崇正同人系谱》亦有李氏避黄巢乱迁石壁,等等记载。

     1.地理界限及动的分布法则——吴氏例证

    就上述家屋形态,可知客民家屋之分布,实深受土著住民之影响。而其本身之因素,即住民特性亦不可忽略。盖本系住民,乃一青年民系,其刻苦耐劳之精神,不但能开发较瘠薄的土地,而且有向平原发展之态势。因之,在其地理分布带之边缘,常有日渐扩展其分布范围的变化。可归结为两种:其一,为垂直分布限度;其二,为动的分布法则。后者为吴尚时教授首先发现,故称为吴氏法则。

    (1)垂直分布限度。在南岭山地一带,1000米以上地域甚少,故气候上无显著差异。因之,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并不主要。

    在本区域中,当客人未移入以前,住民大致可分为二种:一为土著民;一为徭民。前者多耕作于平原或肥沃谷地中;后者多居于山岭地带,是乃借山地崎岖地形以退守之一种退化民系,故居住务求深入山体内部难到之处,可称为山地民族;惟就目前情形,皆为客民所侵入。从高度而言,客民由于其刻苦耐劳精神,可深入山间峒田开垦,而不问高度,只求田地充足之处,即行耕植,故其垂直分布,高度可达900米。如在乳源北境,大桥下开封桥一带,地形由200米直升到900米。这是因为在900米石灰岩高原处有广大田土,故客民即耕垦于此,历时已十余代之久,且建有中年期之家屋。再高地方,吾人未曾发现。

    同样史实,在仁化县北境亦有发现。据董塘小学李校长告余,谓澌溪本为徭峒,自明末时,始由客人垦殖其间,今已村落相望。由此观之,本系住民,因其本身具优越条件,故分布少受高度上之限制,而能与徭民同样升高至山地上部,不为地力所阻。

2.动的法则——吴氏例证

    这是向下移动之动的形态。若干外国学者,每以客家住民为一喜山住民,与他处住民之被称为“谷底住民”相对比,是乃未加详细考察所致,因为客民为后来之民系,肥美地方为先来土民所占,故不能不依丘陵坡地垦殖,其发展之趋势至为明显,且具有一定法则可寻。

    此种现象,首先为吴尚时先生在考察广州附近聚落时所指出,故称为吴氏例证。而后笔者在各地考察客家聚落时,亦获充分证明,兹以仁化县董塘盆地、广州北部联和市谷地为样本,申论之。

    (1)联和市谷地。位于广州北部,地形为一广阔谷地,谷口向南展开,连入三角洲地带。该处在谷地上游,为客家家屋分布区域,属少年期家屋,乃移入未久者,分布于山边坡地上;渐行向下游,则见谷地中部亦有客家住民分布。至下游地带,则山边为客民少年期家屋分布,而谷地中部则有一广府系大家屋存在。

    吴氏即由此而推论,通常客人移入谷地,当沿边缘穷瘠部分建立幼年期家屋,渐向平原中部侵入,将土著住民迫走,而形成包围形态,土著住民只能保持于谷地中心部分,直至为客家人所代替为止。

    (2)董塘盆地。在粤北仁化县境,乃一东西狭长盆地。西部地形较平,东部则为一二十米台地所在,灌溉困难,土壤瘦瘠,不及东部谷地。

    该处住民分布分成东西两部,本地民系只限于西部宽谷中,村落甚大,人口达3000人之村庄有四个,多的可达6000人以上者。小村庄几不存在。反之,客家幼年期家屋,不但满布于盆地东部20米台地上,且沿盆地边缘一带向西延展,包绕于本地民系大村落之四周。

    据石塘村人及董塘墟人称,董塘建墟只有六七十年历史,乃当客人移垦之时。客人在清朝末年由东南二方面移入董塘,开垦东部,本地住民退于西边肥美地方,四周土地皆为客人所垦殖。今日本地住民与客家住民接触,已从龙王宫西移至江头,东边已全无本地民系之分布。且在东部之中心董塘墟,已有壮年期之客家屋成立。

    此种形态与联和市情形稍异,因后者家屋景观至相类似,而前者则为孤立之家屋,与团块之大村相对比。

    由此法则可证明,此等家屋分布之中心,为较成熟家屋所在地点,在边缘或前锋则为幼年或少年期家屋,以之应用于较大范围。即中心地方之家屋较为成熟,而粤北次之,粤中、粤南、粤西又次之,渐与他系住民相混杂。而此系住民扩展之趋势,系自东而西移,亦得证明,即由闽西而粤东而粤西,再入海南岛。《崇正同人系谱》云(陈姓):“宋末中原仕族纷纷南随帝至播迁。有陈魁者,率其族93人,移居福建汀州府之上杭,……其族复相率转南而入粤”即为一例。而永定圆土楼亦零星见于粤东,其祖即由闽入粤,故圆楼随而兴建。围屋亦由粤东传入粤北,因其祖先由兴宁迁入而兴建。
  本文标题:粤闽客家屋式(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renlei/2038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renlei/2038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粤闽客家屋式(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粤闽客家屋式(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