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人类地理学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人类地理学概论 > 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活动

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活动

时间:2010-09-21 08:14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五章 石器时代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活动

 

  旧石器至少发生在60万年前,称“手斧”文化,和能人时代相当(即Homo habilis)。文化期称为Acheulian。

    直立人阶段很长,可达2~300万年。例如,我国1978年8月21日在河北省阳原县官亭村小长梁发现的遗迹,用古地磁法测定为“松山期”和“高斯期”分界线之下,年代为243~285万年,比云南“元谋人”三件小刮削石器(170万年)还古老(用古地磁法测定)。比东非人、能人石器的175万年也古老得多,和1969年利基在特卡纳湖东岸库彼福勒凝灰岩中发现261万年的石器同期。在3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随着狩猎和采集活动的进步,旧石器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旧石器以小长梁为例,石器发现800多件,有三趾马、马、羚羊、牛、鹿、犀、虎、象骨头,可见当时狩猎已不只对吃草动物,对凶猛兽类也偶有所获。即直立人已比古猿(Pithecus)先进。

    中期直立人和古人是相当于莫斯特文化期(Mousterian),人种上为尼人时代(Homo sapiens Neandertalensis),年代在5万~35万年,为中期旧石器时代。当时气候变化大,动、植物变迁快,因而石器要改变快才能适宜采集和打猎之需,从而使人类的活动范围也扩大了。不同时期的旧石器在我国有广泛分布,如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等,其中马坝人鼻骨、头骨均和尼人相似。从法国莫斯特出土猛犸、披毛犀、驯鹿看来,尖状器和刮削器都是用来狩猎用的。

    旧石器晚期又称奥理纳期(Aurignac),亦有猎物骨共生于该村。如洞熊、披毛犀、猛犸象等。石器精良,有玉制品、骨雕、绘画技术等。石器在不断改进,如有柄长矛的出现即为一例,还有刻刀、凿等等。火的出现和使用,更使非洲5万年前的大型食草兽类40%消灭,美洲消灭得更多,被称为“更新世的滥杀期”。即当时人类活动已进入专业狩猎和专业采集(Collector)时期。从用器和文化看来,已具有现代人的基础,如欧洲侬人的兴起,即为一例。在我国则为山顶洞人、柳江人、资阳人、麒麟山人和左镇人(后者于1970年在台湾菜寮溪出土)等等。

    “更新世滥杀”期是当时大型鸟兽类灭绝,即当时生态系统变迁之一种。食物链发生了变迁。据资料表明,在中纬度地区,草原林地的动物各地均有大量灭种的记载。我国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不少大型兽类也在晚更新世灭绝,如华南大熊猫即为一例,年代在5万~15万年前。北美骆驼、马、象、猛犸象、狮、猎狗、鹿、羚羊等消灭,只残留有牛及山羊。见表5.1。

    在非洲及北美,大型哺乳类动物其生存种数和灭绝种数,都以更新世末期为最多,尤以北美为甚,达71%,非洲为39%。亚洲未有估计,但亦有不少灭绝。

    关于动物与人类增长率与死亡率的计算,可列出如下方程式:

    (1)设n为单位面积上大动物数目,dn/dt为大动物数目随时间(t)变化速度,又设α为繁殖率,β为死亡率,当未受人类影响时可用下式表示:

    (2)当人类对大动物施加影响,即有人类捕杀时,(1)式改为(2)式,即:

    (3)设m为单位面积人口数,r为食量,则人口变化可用(3)式表示,即:

    (4)a为出生率,b为死亡率,设c=a-b,则人口数可用(4)式表示,即:

     mt为t时的人口数,m0为开始时人口数。如按欧洲旧石器时代初期人数(按狩猎及采集生活型求出)为5~50人/100平方公里,则在2.5万年旧石器时代中,用(4)式可求出C值为0.64×10-4/年到1.56×10-4/年,即旧石器时代人口增长率是很低的。这由尼人平均年龄不大而得到证实,在20个尼人中,5%活到40岁,40%死于11岁前。但到了旧石器末期,由于石器的进步,猎获增多,11%的人可活到40岁,死于11岁以前的只有25%。因此(4)式的计算,基本上也反映出旧石器人类的短寿。

    (5)据求旧石器时代人口增长率的(4)式去计算苔原带养活猛犸象数目时,假设苔原牧草全为猛犸象吃时(初始生产力为牧草),则每平方公里草地产生800公斤动物量,猛犸象将必因人口增加而减少。因此,猛犸象数目变化当按(5)式计算。

    (5)式表示猛犸象由成群到灭绝也是合宜的。因此,旧石器末期的“更新世滥杀期”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原因除当时气候常变,地理环境变动较快外,工具的发明也是原因之一。旧石器晚期,技术上已有突进,当时艺术品、壁画都有很高水平,象牙、角、鱼骨全都用上,社会组织开始形成,当然这时候的社会组织还是简单的。由于当时人口稀少,以采集为生,未能产生定居,正如今天在热带山地丛林中残存的民族一样。如在南美、菲律宾还不断发现与世隔绝的孤立人种集团,他们都是人数很少的血缘集团,周游于林区之间,仍然以洞穴或风遮(人工临时建成防风雨小屋)为屋。采集包括嫩叶、枝芽、果、蚁、蜜蜂、昆虫、小动物(如鸟、蛇)等等。如布须曼人即如此。布须曼即林中人,有时巢居,穴居,用石器,语言不严密。几乎已灭种的塔斯马尼亚人是旧石器时代的“活化石”,使用木矛、石器,石器粗而不磨。塔波罗族有燧石刀和火鸡骨刀,都和旧石器时代人种相似。

    中石器时代是气候变暖时期,生物变迁多,弓箭进步,石器以细石器为特色。如我国晋南下川地层中的细石器(在14C测定为2.39万年),即为旧石器末期的细石器时代开始期的产物。中石器为期不长,并且每和新石器时代相混合。这个时期文化水平已和新石器相差不大,制作很美,种类亦多,骨器用途大展(打猎、捕鱼、捕鸟),木器也精(如制舟),显示农业和畜牧均有发展,故草原区每发现细石器地点。在华南西樵山也有发现,年代为6000年前。更新世末期的大型“滥杀”可能促使农业及牧畜业的兴起。因为动物食料的缺乏,就促使专业采集加强,如对栗子等粮食果子的收集等。所以,在中石器时代产生农牧业是有可能的。今天广布于农牧业地区的亚洲中部、东部、东北部和北美的细石器,形式相近,表明为同一系统,且每有陶片和新石器并存(下川遗迹未见)。

    新石器时代一般认为是突变时期,即人类已进入农牧阶段,有足够的生活条件,文化进步。以磨光石器为代表的史前时代,最早为1万年左右。目前世界上还有少量新石器时代人种存在。乡村、城市也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形成,并有文字记述和石铜并用时期的证据。例如环珠江三角洲四周地区即有铜石并用遗址多处。

    从以色列地区古代人骨测定碳同位素十三和氮同位素十五的比值,以及锶和钙的比值来看,说明这些1万年前的古人类已经进入了半牧畜半农业时期(加利福尼亚大学测定)。这就使驯养和农业起源于全新世的结论,大为摇动。因为这些比值是直接从人骨中的同位素分析所得,证据确凿。

    以上表明,生产活动在全新世中已相当进步,即农牧业并不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而已在中石器时代开始发展起来。不过到了新石器时代才大为发展。西樵山细石器年代14C测定为6120±130年(华南师范大学地貌室),其中双肩石斧为5565±130年,正好作为明证。


  本文标题: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活动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renlei/2038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renlei/20388.html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
    欢迎你对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活动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活动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