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传世宝典。“四书”之名,始于南宋大儒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汇集刊刻,问行于世,并称“四书”,也提出了一套读“四书”的次序和要求,即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即探究古人在为学做人上难以言传的东西。而且强调要看三书后,方宜读之,这样才能体悟到古人为学做人的三味真谛。
一、中庸之道概述:
《中庸》首篇便开宗明义,道出了中庸的重要观点: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为人处事要“实本性”,尊重天性,真心诚意地顺着人的天赋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中庸》又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本文主要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解释,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家庭和谐。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所以“中庸”不仅被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我们还可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
二、中庸之道在孩子培养教育中的运用
第一,坚持“恰到好处和实本性”,是家长对孩子教育决策的重要思路。中庸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中为用”,反对“过”与“不及”。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这一段话是对“君子而时中”的生动说明。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处,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中庸在开篇就道出:“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所以教育要因人而异,没有万能模式可以套用,要不然同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却参差不齐。所以有效的教育一定是顺着孩子的自然禀赋这条本性,恰到好处的做好教育规划,而不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第二,坚持慎独自修,育人先正己和孩子共同学习是最好的方法。《中庸》第一章中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以君子在无人看到的地方仍慎重行事,在无人听到的地方仍心存畏惧。因为最隐蔽的事物往往最容易被发现,而最幽微的事物往往最容易被彰显,所以君子即使在一个人的时候也谨慎行事。在孩子培养教育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也都印在孩子的耳目中,孩子的一切变化也尽在家长的掌握中,真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所以家长的自身修养至关重要,是能否对孩子产生正面影响的最重要因素。中庸之道的首要原则——慎独自修,即要求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应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在别人看不见自己行为的地方,也时刻遵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所以君子不待有所行动,人人都尊敬他,不必开口说话,人人都相信他。如果家长能够做到坚持学习,与孩子共同学习,毋庸言语,孩子自然受之感召,起到不教而教的作用,正是“润物细无声”,真正显出教化的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