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辅导学习材料精编(9)
时间:2013-01-04 22:0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新华微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郑重承诺
【新闻背景】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引发网民的广泛热议和殷切期盼。
网友“入江花树”: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寓意却截然不同哦。这不但意味着到那时人们的生活将有质的提高,也意味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美好前景即将实现,我们这一代赶上了!
网友“渴望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中隐含了多重意味。它说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我们已经具备了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实力;它说明我们的目标始终未变,为民谋福利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它说明我们距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又近了一步。
网友“网民的美好时代”:“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在令人太感慨无限了。要知道,现在距离2020年只有8年。而且,这次用的词是“建成”,而不是“建设”。“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一字之变的背后既是郑重承诺,更是明确昭告。翘首期盼中!
网友“我的名字叫幸福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怎么建?除了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之外,还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和行业差距,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就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全新要求。
报告解读八
十八大评述:从十八大看中国改革开放新征程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鲜明表达着全党的坚强信念。
“改革”是十八大报告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全文出现86次。
十八大代表在讨论报告时认为,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吹响了新号角。“中国号”巨轮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坚定有力地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这是全党的共识: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我国过去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今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改革开放。”十八大代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丁俊的一句话,道出了十八大代表的共同感受。
30多年前,小岗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星火燎原的起点。而今的小岗村又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在生产经营方面进行调整,对土地集约化、规模化进行提升。
无论是会议对国情党情的研判,还是十八大代表对社情民情的反映,“改革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的紧迫感与30多年前别无二致。
“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十八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陈扬勇说,改革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30多年间,从未动摇的“改革”成就了什么?
“从微观看,海南从昔日封闭、落后的边陲海岛,逐步建设成为绿色、开放的经济特区,现在正朝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宏伟目标迈进,拥有了博鳌亚洲论坛、金砖国家峰会的‘三亚宣言’、中非合作论坛等改革开放的重要名片。”十八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说,“30多年伟大成就证明,改革开放具有非凡的时代意义、未来意义。我们党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打破了西方曾认定不变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常规;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的福祉相对应,带领13亿中国人民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将国际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势与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相统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30多年间,从未停滞的“改革”昭示了什么?
十八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说,改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带来了富强美好的未来梦想。中国要想走得更快更稳更远,只能依靠改革推动。
仅仅30多年,一个国家完成了浓缩一个世纪的奋起直追,一个民族走向了梦想一个世纪的伟大复兴。
这是全党的宣示: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十八大报告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都进行了专门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巨大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十八大报告的鲜明指向,引发代表的共鸣。
十八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说,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部署,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突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
朱之鑫认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这期间我国不仅要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比如,要抓住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症结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导向;要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加大社会领域改革力度,从制度安排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