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要素支撑。规范国有资源管理,进一步做好资源勘探工作,启动浅层页岩天然气勘探;积极申请建设用地指标,强化用地保障;加强银企合作,改进金融服务, 银行支行落户营业;组建小额信贷公司,贷款余额增长25%以上。充分发挥信息、科技、人才和劳动力的支撑作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创 名牌产品1个,申请注册商标20件,获市著名商标1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
三、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
实施以村庄建设为核心的“村村工程”,推动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点向农村延伸,基本实现行政村“五通”、“五有”目标,即村村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电视,村村有便民店、有农家书屋、有公共服务中心、有新居、有卫生厕所。
加快实施“畅通工程”。 做好协调服务,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实现行政村100%通达、30%通畅;加快推进巫恩路改造,基本完成省道大修。新建上磺、塘坊、 、通城、徐家5个客运站,实现100%的乡镇、50%的行政村通客车。整治河145-175米航道,开工建设 码头、孝码头,启动七里桥港建设; 大桥建成通车。全力促进铁路选线和渝安高速立项争取工作。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完成“十一五”安全饮水规划任务; 阳引水工程隧洞全线贯通、水厂投入使用;打通青龙嘴隧洞;启动 二期河堤、土城乡堤防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00平方公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1.3万亩。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和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工作,新增耕地1万亩。大力发展农业机耕作业,农机化率达到22%。加强气象、水文服务,做好人工防雹、防洪工作。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建成10个康居示范点,打造4个集中居住点,建成新居800户、“一池三改”生态家园4000户。全面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新建移动通讯基站111个,启动46个“行政村通宽带”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信息化建设。推进天元、土城、中梁、兰英、双阳有线电视光纤覆盖工程,巩固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成果;启动实施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完成《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强力推进“森林工程”,新增苗圃900亩,新造林28万亩。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水沼气化处理及生态还田示范工程,推进统筹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深入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85%,公共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8%以上。
四、加快推进扶贫开发
以扶贫开发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深入开展贫困状况调查,将低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0%的人口纳入扶贫开发范围。制定扶贫开发总体规划,构建大扶贫开发工作新机制。以“万元增收工程”为抓手,以整村推进、片区开发、生态移民为重点,积极开展统筹城乡综合扶贫开发试点试验。按照“整合资源、分类扶持、量身定制、项目到户、责任到人、限期脱贫”原则,完成第一轮16个整村脱贫村和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新启动13个整村脱贫村建设。启动建设上磺整镇推进新农村示范镇和现代农业示范镇,全面完成石柱坪山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启动西溪河流域扶贫片区开发。采取“整村搬迁、分散安置”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民有序转移和集中居住,实施2个村整村搬迁,帮助高寒边远地区困难群众进镇入城到平坝。输出农村劳动力1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亿元,减少贫困人口8000人。
进一步推进社会帮扶工作。强化县级部门、单位帮乡扶贫,完善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和贫困村工作机制,发动并整合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积极对接并认真落实好吉林省对口支援、渝中区“圈翼”联动、市教委帮扶集团、水利部和珠海市帮扶集团的结对帮扶项目。
着力培育马铃薯种业、种草养羊、林下养鸡“三朵金花”。加快马铃薯脱毒原种基地建设,建成马铃薯专家大院,生产原原种2000万粒,发展原种基地6000亩、良种基地5万亩。稳定发展生猪产业,出栏生猪62万头。继续按照“小规模、大集群、标准化”模式大力推广种草养羊和林下养鸡,新发展养羊基地村20个,林下养鸡基地村60个,出栏山羊40万只、肉牛2万头、河鸡500万只。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林权交易,采取“林下养鸡、林地种药、林间种菌、林内养蜂、林上观光、林木经营”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林特经济,实现林特总产值5.5亿元。
继续推进烟叶、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等优势产业。启动实施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规划,继续推进烟水、烟路、烟电配套建设,产烟10万担以上。新发展药材基地村5个,建设中药材核心试验示范基地,新种植中药材7万亩。发展10个蚕桑专业村,放种2.5万张,产茧70万公斤。巩固蔬菜基地6万亩,提高城镇蔬菜供给能力。
建成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增基本口粮田1.15万亩,继续扶持种粮大户,粮食总产稳定在20万吨以上,确保粮食安全。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30%。
五、加快推动商贸旅游业
按照“ ”和全国人文生态旅游胜地的目标要求,认真谋划和加快推动大商贸大旅游发展战略。
编制完成全县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启动建设 山货市场,加快建设 中心商圈、渝陕鄂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和 坝客运物流中心。积极引进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提升商贸物流服务质量;引进1家汽车4S店,开工建设2家四星级以上宾馆,新增星级农家乐8户。
以促进消费为目标,巩固和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果,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新建日用品和农资配送中心各1个;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新建 坝农贸市场,开工建设4个乡镇集镇农贸市场。大力实施家电下乡、汽摩下乡,鼓励居民扩大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激活物业、家政、养老、科技、文化、休闲、健身等新兴消费形式,调整消费结构,推动消费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搞好市场供应,稳定物价水平;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击欺行霸市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加快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带动和激活商贸服务业提质上档。积极对接全市旅游发展大格局、大思路,修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进、 、 “金三角”旅游合作,构建 的旅游环线。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大旅游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宁厂古镇和山景区综合开发,推进红池坝景区改造升级和河庙峡景区建设,积极申报国家4A级景区。积极推进旅游产品商标注册和保护工作。加快巫文化、盐文化发掘和研究,启动建设巫文化博物馆、盐业博物馆,举办巫文化旅游节,提升旅游文化品质。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和人才建设,积极开展旅游目标市场定点营销。全年接待游客翻一番,突破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