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各省、区之间,上述转移的速度相差是很大的,1995年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乡村从业人口的非农化率已达到45%左右,而内地边疆省、区该比重则低得多,如云南省仅为10%。这种差异在短时间内确是很难消除的。
林业、牧业、渔业从业人口在第一产业中依次占0.4%,1.1%和0.5%,分别集中在林区(大兴安岭、川西等)、草原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沿海,其中牧业人口绝大部分为蒙古、哈萨克、藏等少数民族。此外,还有极少数狩猎业从业人口,随着近年加大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这部分人口已更趋减少。
第二产业:1995年总人数为1.4亿多人,分工业和建筑业两大部门。近年来中国城乡建筑业非常兴旺,其从业人口连续大幅上扬,1995年比1978年增长了2.9倍,而工业仅为0.8倍;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总数中,前者的比重由12.3%提高到23.2%,后者则由87.7%降至76.8%。
1995年全国工业从业人口为1.1亿。其中89.2%分布在制造业;2.3%在电力、煤气和水生产供应业,与前期相比,其比重趋于上升;采掘业占8.5%,比重有所下降。采掘业因与矿产资源密不可分,故在各省、区之间分布极不平衡,黑龙江、新疆、山西三省采掘业占本省工业从业人口的比重分别高达32.8%,24.5%和19.7%,而浙江还不到0.8%。在工业的约40个行业小类中,从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其中普通机械制造业占12.0%(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纺织业占11.6%,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8.7%,煤炭采选业占5.9%,食品加工业占5.5%,化工原料和化工制品制造业占5.2%。这6个行业合计已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口半数以上。此外,该比重在3%~5%之间的还有缝纫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起来轻工业约占五分之二,重工业约占五分之三。1995年中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为3 322万人,在大部分省、市、区之间其分布相对均匀,占全部第二产业的比重均在全国平均数23.2%上下不远,唯西藏高达38.5%,这是其制造业较薄弱的缘故。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天津两直辖市该比重仅为8.1%和12.3%,为全国最低,这表明大城市居民生活较富裕,就业门路也广,因而不太愿意干“脏、累、险”的工作,其建筑工程已由外地施工单位承包唱主角。
第三产业:1995年从业人口为1.5亿,比1978年增长2.1倍,增幅大大超过其他两大产业。其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速度差异很大,如同期内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增长2.8倍,金融保险业增长2.6倍,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为1.6倍,对比之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事业仅为1倍,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以及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更仅为0.3倍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重经济、轻文化”的偏向,值得引起重视。与发达和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全部从业人口中商贸和交通运输业所占的比重有差距,但不大,而前述科、教、文、卫和社会福利上则相差很远,亟待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
第三产业多数分支部门在省、市、区之间的分布差异主要取决于总人口规模,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生活富裕程度也有一定的正比例关系。如广东省每10万人口平均拥有商贸餐饮业人员4 859人,金融保险业人员352人,而贵州省分别只有1705人、 128人。科学研究人员的分布特点与其他部门有明显不同,它主要取决于国家对科学研究机构的布局,因而在北京、四川、上海、辽宁、陕西等省、市有很高的集中度,如北京只占全国从业人口总数1%,科学研究人员却占六分之一以上。
此外,北京国家、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比重也很大,这显然与它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有关。
本文标题:劳动人口(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jing/767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jing/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