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多雾的海岸荒漠(智利和秘鲁荒漠、纳米布的外围)
6)无雨的无植被荒漠(中部撒哈拉)
热带和亚热带荒漠,在气候上的特点是高温及总降水量、降水分配和强度的变异巨大。蒸发率一般很高,常较降水大15—20倍,这是由于高温,风速大和云量低所致。这里的晴天日数占70%,而在夏季更甚。大气湿度低,大部分的内陆荒漠为15—30%。温带荒漠具有冬季寒冷的特征,这是与热带、亚热带荒漠的区别之处,它在我国约占土地面积的1/5。
总之,荒漠分布地区的气候是极端干燥的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年降水一般不超过250—300mm。日照强,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年温差和日温差都比较显著。
荒漠的地表物质组成特征对水分条件的影响很大,据此可区分出沙质荒漠、砾质荒漠(戈壁)、石质荒漠、壤土荒漠、粘质黄土荒漠、龟裂土荒漠、盐土荒漠等类型(彼得罗夫,1966)。这些类型在不同气候中生态意义不同,其分布与一定地貌类型有关,常呈镶嵌状组合。
(二)荒漠植被特征
荒漠植被的生活型组成十分多样,不似其他类型以某一种优势生活型为特征。阿噶汉扬茨(Агаханячу,1986)从这个角度给出的荒漠定义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由可以忍受长期干旱的强旱生植物,以及能躲避干旱的短生一类短生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陈昌笃(1987)则从气候-植被-土壤系统角度划分中国荒漠为三类;极旱荒漠,年降水量低于50毫米,植被覆盖度不到10%,常出现裸露地段,强旱生植物也极稀少;普通荒漠,年降水量50—100mm,植被覆盖度20—0%,强旱生荒漠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种类占优势,没有或很少有草原种类出现;半荒漠,年降水量3100—200mm,植被覆盖度50—40%,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显著,除强旱生荒漠植物外,尚有大量旱生草原草本植物参加,亦称为草原化荒漠。
影响荒漠植被特征的生态条件首推土壤水分状况——有效水数量和季节分配。深根植物在此相当普遍,它们的地下器官所占重量比值很大,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占总重量的80—95%,木本植物地下部分也占到65%(叶重只占1—5%),有的根在沙地深入到8—14m。同时植物蒸腾耗水很节省,据在中亚喀拉库姆观测,强旱生植物蒸腾耗水仅为土地蒸发量的1/13—1/18,此外它们能忍耐脱水40—50%。短生植物则与之相反,但完成发育只需60—100d。
荒漠中植物生长稀疏的现象十分普遍。瓦尔特(Walter,1929,1979)曾指出降水量和植物蒸腾面积间为线性关系,进而推断在干旱区和湿润区,每单位蒸腾面积的水分供给大致相同。降雨供水量越少,植物生长越稀疏,使每个植株分享的吸水面积越大,这样才得以维持蒸腾所需水分。
在年雨量不足100mm的极端干旱区,荒漠群落的结构再次发生变化,植物全部集中到侵蚀干沟或低地生长,正地形表面完全裸露。事实上如果仅占汇水面积2%的沟道,集中来自占汇水面积40%的降水,就能把总获水量增加20倍。所以即使年仅25mm雨量的开罗附近谷地中,植物仍然生长茂盛(年蒸腾耗水达400mm)。植物的这种集中分布现象,被称为紧缩型植被。
荒漠群落的植物量差异很大。在中亚沙漠中,琐琐(小乔木)荒漠的地上部分植物量为每公顷6.4t,地下部分为19.4t,而盐生肉质半灌木荒漠,地上与地下器官分别为0.72t与1.04t。两类荒漠的年净生产量前者达到3.28t,后者则仅0.5—0.7t。里思(1975)估算的荒漠灌丛植物量为1—40t/ha,平均净生产量为7t/ha(似乎偏大)。
(三)荒漠类型的区域特征
荒漠遍布各大陆,气候和土壤条件并不一致,加上区系成分差异,类型甚为多样。因受局部环境变化迅速的影响,各类群落常呈复合体状分布。
1.撒哈拉-阿拉伯区热带亚热带荒漠
包括北非撒哈拉、西南亚和印度的西北隅,总面积超过1000万km
本文标题:亚热带的植被类型(7)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iwu/478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iwu/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