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费尽周折地得到了“天狼星
B”的光谱,其结果令人吃惊,因为该结果
表明“天狼星
B”的表面温度为
1万℃,这个温度与“天狼星
A”表面的
温度一样高,而且高于太阳的温度。
这就是说:在单位面积上,由“天狼星
B”表面放射出去的光比太阳
表面放射出去的光多得多。那么,为什么“天狼星
B”射出去的光亮比太
阳少得多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天狼星的表面很小,即它是一个“矮
星”,并且是一个非常小的矮星。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白热族”,
由于非常小则称之为“白矮星”。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天狼星
B”的直径只有
1.11万公里,它比
地球小,但它有着与太阳同等的质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万
有引力迫使“天狼星
A”移出它原有的运行轨道。那么,一个与太阳同质
量的星体又是如何挤进行星的行列中呢?
我们对“天狼星
B”的星体密度进行了推算,其值大约是
3300万克/
立方厘米,相当于元素饿的密度的
150万倍,而饿是我们所知的地球上
密度最大的物质。此外,“天狼星
B”上的重力是地球重力的
46.2万倍。
阿达姆斯的研究成果问世之前,上述数字被认为是荒谬的,因而得
不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当时的人坚信任何物质的密度都不可能那么高,
即使把饿放在强大的压力下,也不可能使它的体积减小一点。就在阿达
姆斯的发现公布以前,卢瑟福就指出,原子是由中心核子组成,它是一
种极小的微粒,实际上它包含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在星体的核上若施加
高温和高压,星体上的原子就要破裂,原子核内的核物质就可以自由移
动。我们把这种裂变的原子称做“衰变物质”。
太阳系里只有原子核心是衰变物质,而白矮星上全都是衰变物质。
当一颗红色巨星塌陷成一颗白矮星时,它外层空间中包含的氢就被吸散
而离开星体了,最终消失在了外层空间。在白矮星形成的那段时间里,
常被一层气体包围着,星球周边气体吸收到的光比核心部分吸收到的光
要多,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行星状的星云”,因为,此时星体周围的气
体占据了行星运行的轨道。
一旦一颗白矮星形成后,它的能量消耗就将极其缓慢,以至于达到
冷却状态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我们认为:任何一颗白矮星都不可
能有活到它完全黯淡下来之时。宇宙中大约有
30亿个白矮星。因为过于
昏暗,我们只能看到离我们较近的一些白矮星。
本文标题:“白矮星”是什么?(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yuzhou/986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yuzhou/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