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从19世纪中叶起大量向海外移民,是世界上移出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在海外的英国人及其后裔约1亿以上。英国移民把英语和英国的政治、思想、文化传播到许多地区,并且建立了几个以英国移民为主、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另外一些较小的国家。
英国属于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人口都市化程度很高。据统计,城市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在这方面可以同英国相比的只有比利时。百万人口以上的七个都市区和50万人以上的两个城市,共占全国人口的近40%。在英格兰中部和东南部的工业密集区,许多大小城市彼此衔接,没有明显的界限。位于距大城市中心30公里以内和距特大城市中心50公里以内的地区,集中了英格兰和威尔士总人口的90%、苏格兰人口的75%和北爱尔兰人口的50%。
经济 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18世纪中叶,英国进行产业革命,开始实行工业化,到185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都居首位。之后,英国工业产值在19世纪80年
代和20世纪的头十年间,先后被美国和德国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就开始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更加削弱,又先后被日本、法国超过。英国长期扮演一个走下坡路的衰老工业帝国的角色。英国经济长期处于严重停滞不前“停停走走”的状态,就是人们所称的“英国病”。但自80年代以来,由于英国执行了一些搞活经济的政策,特别是对国营企业进行私有化,提高了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并鼓励投资和吸引外资;加之英国北海油田的开发和在欧洲共同体内受益,使英国国内生产总值自1981年起持续8年保持每年增长3%的势头,在西方主要国家中仅次于日本。近年增长速度又有下降。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比重大大超过农业,这是英国经济的重要特征。英国在实现工业化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几乎全靠世界各地进口食品和原料,同时向世界各国推销它的工业品。从1846年起,英国就废除了限制谷物进口的“谷物法”,允许海外廉价粮食免税进口,以利于压低国内工人工资。目前英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和多种农产品及工矿原料的进口国之一。其结果是几乎挤垮了本国的农业,从而使英国经济中工业的比重远远高于农业。据统计,1986年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43%,农业(包括林、渔业)仅占2%,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仅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6%,只相当于制造业劳动力的1/20强。就这个意义上讲,英国是一个“纯工业国”。
工业 战后以来,英国工业发展速度缓慢,各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传统的工业部门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停滞或衰落。这些部门主要包括纺织、采煤、冶金、纺织机械、造船和某些机床制造业,以及无机化学工业等。它们是在产业革命过程中以蒸汽动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曾经是英国称霸世界的物质技术基础。这些部门主要分布在产煤区。进入20世纪以后,传统部门日益显现出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布局不合理等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经多次改造,但仍然发展缓慢,甚至萎缩衰退,在海外市场上竞争性差,在目前经济危机中淘汰十分严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应新技术的发展和战争需要,在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中发展起来一些新工业部门,其中既包括电机和电气设备、汽车、飞机、拖拉机等基本工业部门,也包括石油加工、有机合成化学、原子、电子工业等新兴的部门。这些部门技术先进,集中了大部分科技力量,垄断集中程度高、企业规模大,广泛实行生产专业化,并与军事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发展比较快,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它们在工业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在出口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在地域分布上,它们一般同产煤区没有直接联系,其中以伦敦周围最为集中。也有一些新兴产业区出现,如苏格兰中部低地,成为电子产品中心,被称为英国的“硅谷”。
(一)石油工业 石油是目前英国最主要的能源。英国历来是一个石油进口国。60年代以来,在北海海底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英属北海大陆架石油储量11.3~47.8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约8 750~24 430亿立方米。英国自1973年大力从事开发,从1975年起油田陆续投产,当年产量为160万吨,1980年达8 100万吨, 1985年达12 240万吨,实现了原油自给,并有部分出口。如今北海英国海域已建成了一个规模巨大,并拥有现代化设备和采用先进技术的石油生产区。自1985年以后,英国石油产量已开始下降,1991年为8 900万吨。
北海油田的开发与迅速发展对英国经济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它不仅解决了能源问题,增加了财政收入,减少了外贸逆差,而且带动了机械制造、化工、建筑、电力等有关工业和交通等部门的发展。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在昔日经济较为落后的苏格兰东、西海岸和北部设得兰、奥克尼群岛上兴起了一些大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等工业中心以及石油集输中心,其中阿伯丁和萨洛姆湾(位于设得兰群岛)分别成为英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英国也是西欧最大的石油港。
(二)煤炭工业是英国最古老的工业部门,英国煤炭资源丰富,硬煤总储量达1700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450亿吨。英国的煤田是欧洲大陆厚煤层的延续,多为中厚煤层,且埋藏较浅,容易开采,大部分煤质较好,发热量高并能炼焦。煤田分布比较普遍,距海不远,便于运输,有的煤田靠近铁矿区。煤炭工业对英国早期工业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历史上英国曾经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采煤量达到最高峰,1913年产煤2.9亿吨,其中有1/3供出口。此后,由于燃料动力结构的变化和其他产煤国的竞争,英国采煤业不断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经投资改造,但产量仍降至1亿吨左右(1990年为8 930万吨),并从 1948年起由大量出口变成少量进口煤炭。目前,煤炭在英国燃料动力构成中的比重虽已大大下降,可是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英国仍然是煤炭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
采煤业曾有力地促进了英国工业区的形成。工业化初期,煤是最重要的能源,当时远距离运煤运费昂贵,于是工厂大都建在煤炭产区,劳动力也都向这里集中,结果在采煤区逐渐形成了英国的主要工业区。
英国煤田主要集中在南部、中部和北部三个地区。南部地区以南威尔士煤田为最大,占全国总储量的1/4。中部煤田分布在奔宁山脉两侧,其东面的东密德兰和约克厦煤储量约占全国40%,是英国最大煤田,且煤质优良;西面为兰开厦煤田。北部地区主要包括英格兰东北部煤田和苏格兰中部低地煤田,其储量约占全国1/4。英国早期的许多煤田经过长期开采,浅层煤所剩无几,大部分资源已近枯竭。老采煤区中,目前产量较大的只有富产焦煤的英格兰东北部和南威尔士。煤产量最多的是开采历史较晚、制造业不甚发达的东密德兰和南约克厦。
(三)钢铁工业英国发展钢铁生产的煤、铁等资源条件较好,在历史上又曾是世界现代钢铁工业的发源地,是英国最古老的工业部门之一。但自本世纪以来,钢铁工业日益暴露出经营体制分散、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落后以及布局不够合理等弱点,加之近些年来国内市场萧条、利润大幅度下降,造成投资锐减,因此钢铁工业发展十分缓慢,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日趋衰落。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钢铁业在世界上曾处于绝对优势,钢产量约占世界的一半,而现在则已退居第十位。英国政府为扭转日渐衰落的局面,于1967年把14家主要钢铁公司收归国有,组成英国钢铁公司(简称英钢),从而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英钢成立后,为向大型化、自动化和专业协作化的方向发展,对现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关闭了一批生产条件差的工厂,把一些联合企业改建为专业化的成品钢材厂;增加富铁矿进口,并把卸矿作业集中到新建的四大深水港(英明翰,雷德卡、塔尔伯特港和韩德尔斯敦);在矿石进口港附近,合并、改造了一批老厂,分别形成了六大钢铁工业基地,基本改变了过去分散布局的面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英国钢铁工业生产及其布局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生产企业数锐减,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从1963年到1984年英国钢铁厂总数从185个减少到30个,其中单一炼铁厂全部关闭,单一炼钢厂由150个减至25个,钢铁联合企业由21个减至5个。经过调整后的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比战前扩大了约4倍。但是尽管如此,在目前世界主要钢铁厂中,英国的规模依然是最小的。(2)布局趋于集中。英国钢铁工业自60年代以来,经过不断的生产积聚和技术改造,在旧有的老钢铁工业区内现已形成炼钢能力均在250万吨以上的六大基地:即斯肯索普、设菲尔德、蒂斯塞德、兰韦恩、马瑟维尔(拉文斯克雷格)和塔尔伯特港,它们共占全国炼钢和炼铁能力的75%和85%。(3)钢铁工业逐渐靠近沿海和消费区。钢铁工业,特别是炼铁业的布局趋向沿海主要是由于进口矿石比重不断增加所致。英国铁矿石储量虽有30多亿吨,但99%为贫矿,含磷、硫等有害成分又较多,随着大型专用矿料船的发展,进口富矿的经济效果日渐明显,所以进口矿石在英国全部铁矿石消费量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80年代初达98%左右。相反,国内矿山则急剧衰落。随着沿海地区钢铁工业的发展,地处内地的东、西密德兰等地的钢铁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其中素称“黑乡”的西密德兰于1978年熄灭了最后一座高炉。与此同时,钢铁工业,尤其是钢和钢材的生产向消费区转移的趋势也很明显。例如,在靠近伦敦的英格兰东南一些大的钢铁消费地区近些年兴建了一批钢厂,其产量较50年代增长6倍多;西密德兰的生铁虽然停产,但因当地需求量的增加,钢与钢材的生产则有所增长,其中合金钢产量近20年来扩大了4倍;此外,科尔比、斯肯索普和兰韦恩等地钢厂也多得益于邻近消费区的地理位置。
本文标题:欧洲-英国(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5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