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东西经济差异 德国各地区工农业都较发达,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近年来,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出现了明显的南北地区分异,南部地区发展迅速,北部地区处于劣势。两个德国统一后,原东德地区与原西德地区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地区差异。
北部地区一般指原西德北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下萨克森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和汉堡、不来梅两个城市州。北部地区是德国工业革命起源地,煤炭、钢铁、造船等传统工业在经济中占有较高比重。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失业人数增加,出现了结构萧条;同时,由于北部地区的企业界普遍存在着回避风险和革新的保守思想,又往往满足于钢铁、化学、机床等产品可以向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出口,所以,在新技术革命中起步晚,使其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下降;经济增长缓慢,1983~1990年8年中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4%~2.5%。
鲁尔区所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和汉堡州为北部地区的核心,长期在德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德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鲁尔煤田与莱茵煤田都在区内。区内有德国第四大城市科隆。科隆人口 91万,位于莱茵河左岸,是德国重要交通枢纽与工业城市,7 000吨的海轮可沿莱茵河上溯至科隆港,并驻有德国航空公司总部和建有日过境近千列的大火车站;西通法国,东达柏林,南往法兰克福和南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西距莱茵煤田很近,电力、化学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汽车、机械制造、电子电气等多种工业部门都很发达。科隆还是德国保险业的集中地。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杜塞尔多夫,是重要的经济中心,人口 56万,位于莱茵河右岸、科隆与杜伊斯堡之间,与鲁尔区经济联系密切,是德国许多大公司总部所在地,也是银行业与批发业的中心,机械制造、机车制造、化学、电器等多种工业部门均较发达。原西德首都现德国议会、政府所在地——波恩,也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内,位于州的南部、莱茵河畔,人口29万,是德国西部的文化及交通中心,有2 000多年的历史,城内多中世纪的教堂、宫殿和博物馆等,为一具有田园风光的城市,森林、公园和绿地占城市面积的1/3,城市居民除政府工作人员外,绝大多数从事服务业和商业。工业化程度不高,有生产实验室设备、玻璃、陶瓷等工厂。
汉堡是德国最大的海港,人口 157万。位于易北河下游,距易北河口120公里。为德国海外贸易的门户,年吞吐量为 6 000万吨,有造船、炼油、石油化工、炼铜、电子、食品等多种工业,还是重要的金融及印刷业的中心。
南部地区包括南部的黑森州、萨尔州、莱茵兰—法尔茨州、巴登—符腾堡州和拜恩(巴伐利亚)州。由于地处内陆,对外联系不便,资源缺乏,传统工业不发达,长期是德国经济较落后的地区。
70年代以来,南部地区充分利用拥有的雄厚智力资源,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加强人才培养,大力促进技术和科学在经济、教育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应用,重视吸收外来投资,扬长避短,积极发展耗原料少、技术水平高的新兴工业部门,使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1983~1990年的8年中各州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在3%以上,超过北部地区。特别是巴登—符腾堡州和拜恩州发展尤其迅速。这两个州过去一直是全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现在,经济与税收增长率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失业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数。电子、精密仪器制造工业的从业人数和电气工业的产值均超过了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来自地中海沿岸的三条输油管的修建,使这两个州的炼油能力已占全国1/3以上,超过了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成为德国新兴的经济重心区。
拜恩州是目前德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州。全国第三大城市慕尼黑(人口 127万),是全国最大的大学城,德国国家科学院的大部分研究所也都分布在慕尼黑及其附近地区,技术力量雄厚。现在慕尼黑地区已成为德国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和西欧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一些新型的航空航天产品,如西欧国家联合研制的“旋风”战斗机、“阿丽阿娜”火箭的发动机都在这里制造。此外还有汽车、机车车辆制造、光学仪器、啤酒等多种工业部门。
巴登—符腾堡州,是德国人均收入最高、失业率最低的一州。州内以技术先进的汽车、电工器材、医疗器械、钟表生产为主,此外珠宝、皮革、乐器等的生产也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全国最大的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的主要小汽车、中重型卡车的制造均在此。州内98%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它们技术先进,生产灵活,产品更新快,能适应不断变换的市场需求,生产率和利润率均高,而且布局分散,利于吸收各种劳动力,所以州内经济异常活跃。巴登—符腾堡州的工业,1/2以上集中在中部的内卡河谷地。斯图加特是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 57万,有汽车、电机、精密机械、电子、纺织、制鞋等多种工业部门。其西部的辛得芬根是奔驰汽车公司总部和汽车总装厂所在地。附近微电子和信息工业密集。
东部地区指原东德地区,包括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勃兰登堡州、萨克森—安哈特州、萨克森州、图林根州和首都柏林所在的柏林州。东部地区工业发达,工业在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有机械、采煤、钢铁、化学、纺织等多种工业部门,形成以柏林、德黑斯顿、莱比锡、马格德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首都柏林是全国第一大城市,人口 341万(1990年)。工业发达,为多部门综合工业中心,以生产优质产品著称。电子、电机、精密仪器仪表、印刷等工业最发达。地处欧州中心位置,扼东、西欧交通要冲,有运河通易北河、奥得河,可与波罗的海、北海相通,是德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莱比锡人口 56万,附近有丰富的褐煤资源,素以发达的印刷业著称于世,印刷机构、农业机械、纺织机械、精密仪器和化学工业等发达。从12世纪起,即有每年春、秋两季在此举行国际博览会的传统。德累斯顿跨易北河两岸,人口52万,为历史文化名城。机械制造业发达,以生产光学机械(照相机、摄影机、放映机等)和精密机械、仪器著称。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西部的1/8,劳动生产率为西部的40%,职工收入为西部的1/3,进出口贸易额是西部的1/10,科技水平落后10~15年。其交通、通讯设施落后于西部,工厂设备陈旧,能源和原料消耗高,环境污染较严重。2/3以上的企业不适应西德统一后的市场经济。所以,东部地区成为德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其经济改造任务艰巨。
生产力布局特点 虽然德国地区间经济差距显著,但和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较,德国的生产力布局较为均衡,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一)德国没有伦敦、巴黎式的特大的集中工业城市,而多中、小城市。在全国超过10万人的81个城市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仅柏林、汉堡、慕尼黑三个城市,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仅11个(即:科隆、埃森、法兰克福、多特蒙德、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莱比锡、杜伊斯堡、不来梅、汉诺威和德累斯顿),其余69个均为人口 10万~50万的城市,遍布全国各地。(二)全国人口分布比较均匀,除柏林、汉堡、不来梅三个城市州人口密度较高外(分别为3 862人/平方公里、2 088人/平方公里和 1627人/平方公里),,其余13个州,人口密度最大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人口密度为489人/平方公里,最小的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人口密度为 79.8人/平方公里,二者仅相差 6倍,而法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与最小的省,人口密度可相差500多倍。(三)德国各州人口在全国的比重,与各州从业人口在全国的比重大体相当,二者相差在1.5%以内。如:斯图加特所在的巴登—符腾堡州人口占西部人口的14.86%,而从业人口占西部从业人口的16.15%,仅高出1.29%。(四)德国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而原来较落后的南部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逐步提高。
形成此种布局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德国的自然条件较为均一,没有高寒、酷热、干燥的恶劣条件区,均适宜人类的生产活动。第二,自古以来德国就是欧洲东西、南北的交通十字路口,人们往来频繁,交通和商业也较发达,特别是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等稠密的河网两岸人口较多,联系方便,生产发达。第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德国处于封建割据局面,各个邦国各自为政,多形成了各自的经济中心。原西德各州在预算上是自主的、相互独立的,各州有自己发展经济的规划和措施。第四,各地区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如下萨克森州东部有铁矿、钾盐、石油等资源和方便的交通条件,在萨尔茨吉特建立了钢铁工业,其附近的沃尔夫斯堡建立了汽车工业,在汉诺威(下萨克森州首府)建立了汽车、炼油、橡胶、机械制造、电子等工业,在不伦瑞克发展了电子、光学仪器等工业,形成了德国北部的汉诺威—沃尔夫斯堡—萨尔茨吉特三角工业区。第五,德国政府注意分散设置第三产业和政府机构,如原西德首都波恩是政治中心和各国大使馆所在地,3/4是森林、绿地,保留着古老的田园风光,工业部门很少。科隆为全国金融中心之一,保险业的集中地;杜塞尔多夫为全国垄断资本管理机构和批发商集中的中心之一;法兰克福为银行及航空中心,大银行总部所在地;汉堡为全国重要的出版、文化、教育中心,同时也是金融中心。第六,德国有大批具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其生产灵活,利于吸收各种劳力,而且也宜分散分布。第七,发达和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为德国较均衡的生产布局,提供了可能性。
本文标题:欧洲-德国(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4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