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巴拿马运河斜贯巴拿马共和国中部,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重要国际航道。运河分水岭海拔仅84米,北坡有流入加勒比海的恰格雷斯河,南坡有流入太平洋的格兰德河。巴拿马运河就是利用了这两条天然河流,凿通其间的分水岭而建成的。运河全长81.3公里,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自大西洋的加勒比海穿过运河往太平洋的巴拿马湾,大体为东南向航行,出运河后才转向西方。因需切穿分水岭,所以它不是一条平面运河。除两端各一小段外,运河大部分河段的水面高出海平面26米。船只通过运河好象越过一座水桥,在靠近入口处经过三道水闸,升高26米,然后穿过加通湖与类似天然峡谷的库累布腊航道(长13公里),在靠近出口处再经三道水闸,下降到海面的高度。这种运河叫水闸式运河。运河宽度不等,在152~304米之间,水深13.5~26.5米,可通行5万吨级轮船。运河全线都有夜航设备,昼夜通行无阻。平均每艘轮船通过运河水域需要8小时,加上编队等候共需16小时。
巴拿马运河的通航,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以前往返于两洋之间的船只,必须绕道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运河通航后,自美国东海岸的纽约到西海岸的旧金山,航程缩短61%,到日本横滨航程缩短27%;自英国利物浦到智利北部的伊基克,缩短航程38%。据统计,1980年往南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只有7117艘、船货8474万吨;往北通过的船只有6 390艘,船货8 247万吨。在货运上,美国对这一运河的依赖性很大,其次是英国和日本。
巴拿马运河的修建是近代历史上的大事。1879年法国首先从哥伦比亚政府取得运河开凿权,次年动工,至1889年因工程困难而中止。1902年美国廉价收买了法国公司的财产,又于1903年策动巴拿马独立,并强迫签订美巴条约,取得了运河的开凿权;还将从运河中流线向两侧延伸宽度为10英里(约合16公里)的地带划为“运河区”供美国“永久占领和使用”。1904年运河再次动工,1914年完成。由于坍方等原因,直到1920年才正式开放使用。运河所在的地区丛林密布,气候温热,疫病流行,挖河工人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辛苦劳动,前后共有7万多人死亡。
美国不仅霸占巴拿马运河、控制国际航运,还在“运河区”驻扎大量军队,实行殖民统治。在经济上,美国通过这一运河,不断掠夺拉美以及远东各国的资源,倾销商品于各地,并把运河收入攫为己有。据统计,运河凿通后60多年间,美国共获利450多亿美元,而巴拿马只得11亿美元。
为了废除不平等的美巴条约,巴拿马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在1977年9月于华盛顿签订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与“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1979年10月新条约生效后,在运河区升起了巴拿马国旗,运河管理机构由美巴两国人员组成的委员会领导,原运河区的司法和移民机构、海关、邮局等交由巴拿马管辖和经营。新条约于1999年底满期,经过23年的“过渡时期”,巴拿马将全部承担运河的管理与防卫,届时美军将完全撤离。
由于超级油轮与大型航空母舰的使用,巴拿马运河已不适应国际航运的发展,开凿一条新的海平面式运河成为当务之急。为了筹划进行新运河的开凿,1984年日本、美国、巴拿马三国政府组成了第二条巴拿马运河调查委员会。新运河将建在现有运河西侧约16公里处。它起自拉加尔托港,经加通湖至凯米托港,长58公里;加上西北向加勒比海疏浚35公里,东南向巴拿马湾疏浚5公里,共长98公里,宽200~400米。水深30余米,可以畅通30~40万吨级的巨轮。此项工程规模浩大,时间约需10年。建成后其效率将比现有运河提高十多倍。
本文标题:巴拿马运河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55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