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人类地理学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人类地理学概论 > 都市人类学与地理条件(2)

都市人类学与地理条件(2)

时间:2010-09-21 07:11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国际性难民亦时有出现广州。如二战前夕,德国排挤犹太人,使他们到处流浪,三五成群。女孩子还以购化装品为名,试用口红,试用三四家后,即完成涂口红了。闻广州难找工作,常流向港澳。二战后,广州也成为吸引北方南逃人士和国外学者集中的畸形繁荣城市。当时中山大学由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接任;岭南大学校长由南开大学校长陈序经接任;中华交响乐团琴师为舞厅伴舞乐师;牛顿博士来岭南大学任点钟教员,因伦敦无职位给他们工作。美国留学生回流广州,人口达2万(连家属),他们不少为今天岭南文化发展作出过贡献。其他工、商、军、政人员还未计入,他们住满东山区,使房租暴涨。因东山区是现代化花园洋房区之故。解放初,广州也是四野军人就地复原的地区,东北、华北战士原地就业不少,人数亦有数万,以当日广州市管理人员为多。

    综上所述,可见广州是个吸引大量人口集中心的城市。无论生产、服务和管理部门都可吸纳众多人口。人口来源及影响范围也远达西南亚、欧、美,国内包括了我国的东南部地区。可见,广州今日向国际大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具备的。从文化人类学观点看,国际大都市除政治(包括战争)、经济、社会条件外,还包括文化因素(例如凝聚力特别强的华侨)。由于当地华侨多属于广府人的语言和血缘关系,民俗和思想信仰也相同,故广州对华侨的吸引力特大。

     2.城市外来工

城市发展后,生产、服务和管理人员即出现不足现象,故大量外地劳力输入成为必要,从而形成“外来工”①问题。兹举例说明。

(1)香港的外来工。香港长期以来是国际性商业城市,住民是国际性的,但以中国人为主体,占全港人口98%。可以说2%的人口大部是外来工(包括白领阶层)。在英国统治时期,英籍外来工不少,多数是高薪职位,除英国公司外,公务员(包警察)不少是由英人担任,即使在今天仍保留不少。还有菲佣女工,她们是低水平工资(3300港元为底线),但由于菲国国内环境不佳,仍有万人来港工作,能使家中生活稳定,儿女上学。在港工作条件还可以,但睡在不到1米宽的床位,并不少受男雇主性侵犯。建筑业外劳每是重大项目的契约工,多大陆人。由于他们不懂法律,每被“蛇头”②及雇主欺骗和剥削,如合同写明万元工资,但左除右扣,结果只余生活费用1000~2000元。还受居住条件差(一室住6~8人)等虐待,并为香港工人团体反对。香港外来工都是契约工人,故管理上轨道。由于工资高,南亚、大陆人仍不断入境,或利用旅游过期留居等方法留居。但正式的外劳工是受到保护的,值得学习。

    目前香港仍要大量进口外劳,如以纺织业计,1999年即要外劳工10000人。

    (2)广州的“外来工”。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是我国出现劳务市场较早的地方,也是“民工潮”发展较早地区。因为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外商资本涌入,投资建厂,需要招收大量廉价劳工入厂生产。从而吸收大量各地农民或其他人员,使城市外来劳工迅速增长,成为都市流动人口的主体。因此,广州也成为我国大都市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如1986年流动人口即占城市人口(非农业人口)33.2%,人数达57万人,居当时全国大都市之冠。1998年约达100万人。因为就建筑行业来说,每年即需要40万人(1990年估计数)。而劳动强度大,工资低的行业(如环卫工等)缺口更大。由于工厂数几乎以5年一倍的速度增加,且多是港、台中小型企业,又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如制衣、制鞋等),所以劳力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本地劳工显明不足,需要一定数量的外来工。一般广州劳工有房子、有亲友帮忙,信息好,择业机会多,职位好(工资高、福利好等)。外来工多数只能干劳动强度大、工资低的职位。但是由于内地劳工多来自桂、川、湘和鄂、豫等贫困农村地区,年青人为求迅速改变经济贫困局面,因此仍大量涌入广州。例如1997年外来工月收入400~500元,汇回家200元,即可解决一家温饱,年终可建新屋。而雇工单位也看中广大农村多余劳动力市场,工资比国外低2倍至10多倍。还可以利用政府优惠条件,压榨劳工,如增加劳动量、压低工资、加强劳动效率、不负责医疗、宿舍、退休金等等。由于劳工本人急望收入增加,刻苦耐劳,每忍受资方剥削,为此也常酿成事故。例如,光学仪器厂女工规定半年换一次工种,以保证视力。而青年女工认为她们身体好,不愿换工种,保证每月不少250元的工资(换工种要减工资)。又为求加班费每小时3~9角而每天加至14~18小时的也有,有病不敢请假,因而致死的事时有所闻,置《劳动法》于不顾。

    保证外来工,是广州经济快上大上的动力之一,可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据统计,某县外来工每年由广州汇返家乡的款项达亿元以上,即为例子。

    外来工特点表现如下:

    (1)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外来工以农村中富于创业性的青年男女为主,年龄16~30岁,30岁以上的已婚男女很少。广州外来工以体力劳动为主,多数男工在21~30岁,女工为16~20岁(许学强等,1989年调查)。

    (2)以中、小学文化程度农民为主。外来工一般是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出现的剩余劳动力。但是能够穿州过省到广州的青年男女多半是初中水平,即已对现在社会有一些认识,体力上在农村中也有优势的知识分子(50%~60%),故到广州后易为城市所接受。

    (3)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为主。外来工在未来广州前,年收入在150~1000元的占60.5%(许学强等,1989年调查),平均年收入为650元,而当时广州市人均收入为1658元(1989)。由于农村收入和广州市收入相差2.5倍多,故改革开放后,即为邻近省区迁入广州市的动因。

外来工来源以沿京广铁路为主。初期以郊区及广东边远山区为主,随后渐以湖南、四川、广西、湖北等省区居多①。大约广东山区以语言及路程近占优势,可占外来工60%,他们多从事建筑、运输业为主,今天仍是如此。这和他们传统的季节迁移入广州有关。外省移入可占30%多。湖南因近广州而人数较多,可达13.6%。近年更远至贵州、河南等省。每年春节前回乡的外来工,都在广州采购物资带回家,并有钱财带返,形成“衣锦还乡”形象。过年后,即有带亲友南下广州“淘金”,形成“新外来工潮”。故今天广州及其邻近市县乡镇企业也成为外来工集中的地方。如连及广州的佛山市工厂,外来工每占全厂工人65%~92%。因此外来工已成为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工人的骨干队伍。如今深圳市已成为“两语区”(即普通话与广州话并行)城市。新外来工逐年增加,使合同工人数比例减少。在企业经营管理下合同工部分比例的减少,临时工部分工人增加,即产生城市管理赶不上“外来工”潮带来的困境。

    广州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员工多由单位外出招聘,服务行业多去京沪苏杭选聘,工人多向工业城市招聘,如汽车司机即在郑州、西安等聘请。涉外单位更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招聘员工,但数目不多,合同严格,成为对广州经济发展动力之一。问题出在文化因素等方面,如北方工人吃面条,不吃米饭,天气潮湿闷热,小虫蚊蝇太多,语言不通等等。但工人们却满意工资较高,在北方每月600~800元,但在广州达2000~3000元,故他们希望多做一、二期(合同多为1~3年),赚些钱才北归(包括公共汽车和的士司机)。但当临时工的,或中小企业的合同工工人,情况不同,问题较多。

    没有单位招工的外来工主要是以临时工的形式,集中在劳动强度大的行业,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他们主要在劳动密集的工厂中工作,待遇低,干“脏、累、重”活,多在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种养业等行业。并且由于港、台商人不遵守《劳动法》,城市对外来工管理体制不严密,或监管不严,雇主认为不愁请不到劳工,外来工却生怕被解雇,因而克扣工资、加班加点的额外剥削行为的现象屡有发生,而外来工只有忍气吞声。对于临时雇用工人,雇主常用口头合同,工人常受欺诈,形成外来工每被社会歧视的现象。对于需自找房屋的工人更加难过,但是由于在广州每年可赚1800~2400元,比家乡高出2倍到10倍,年终能愉快回家过春节,因而也愿意在广州做下去。同时除工资外,文化生活、医疗卫生、教育、交通、购物等城市公共事业和设施,都比家乡好,因而也愿意在广州做下去。外来工中不少人愿成为广州住民,不少人愿打工多几年积蓄起一笔钱,才回家乡创业。

    外来工生活比在家乡好,但在城市消费情况下,他们是处于低层,从劳动、消费、居住均不如广州人。管理部门也照顾不周。并且常因外来工犯案多,而受歧视。如拆去外来工自建的棚户,如1987年即拆去违章建筑8.5万平方米。外来工违法犯罪活动1987年达1300宗,占全市作案42.7%,超生、抢生、躲生现象也突出。由于外来工的出现,使广州市区内产生两个不同民系的社区:广州人社区和外来工社区。外来工在郊区农村或单位的残旧建筑物居住,形成贫民窟村社景观。这些地方每是出现犯罪的源地(发案率达38.9%)。在春运期间百万外来工返家和回广州的运送任务,即为多年来未好解决问题,并且年年增加。

    外来工不断迁入广州正是反映广州不断飞跃的过程,故广州市管理部门应深入研究。如上述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又如火车站的炒票友(俗称牛黄党),即分成本地、湖南、四川、河南等帮,盛时多达千人,每人日进千元,除汇少量回家外,多用来大吃大喝,招妓、吃白粉,也是研究解决的课题。

    (4)其他城市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使都市成为人口凝聚力最强点,吸引四方人口流集。我国台湾台北市现在基本上已把整个台北盆地占领,人口亦达220万(广州城区人口只299.03万),集中全岛人口九分之一(广州集中全广东人口约十分之一);日本东京人口1000万以上,占据日本最大关东平原南部,吸引日本人口约十分之一;墨西哥城也占据了墨西哥盆地大部分,人口集聚已近2000万人,吸聚全国人口的一半,即由于农村人口向大都市迁移。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把都市人类学加以发展,探讨农村城市化和大都市形成的过程,为我国今后都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例如从香港和广州外来工情况,即可说明外来工是都市发展的新力量,即都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外来工。
  本文标题:都市人类学与地理条件(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renlei/2037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renlei/2037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人类地理学概论:地理条件(6)都市人类学(1)
欢迎你对都市人类学与地理条件(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都市人类学与地理条件(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