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历史早期已为巴人和蜀人分布地区。巫山猿人、资阳人,是头骨有矢状脊、眉弓发达、大脑窝比小脑深而广的一种蒙古种新人化石,和铜梁、汉溪等地的旧石器连成一起。在小河岸分布的众多新石器文化中,都反映人类在很早时期已在巴、蜀地区生活着。接近纯水稻的楚民的巫山至万县长江段遗址,已进入大溪文化区,出土石铲、石锄、蚌镰,说明农业已经出现②。与盆地北部白龙江(甘肃)、马家窑文化不同。反映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即盆地四周环以山地和高原,又处在西部牧区与东南部农区的分界地带上,故文化特征既与长江下游的楚文化区不同,也与北方旱农区文化不同。地理环境因四周环山而成一局部封闭的盆地区,盆地内部海拔低至500米以下,为广大红色砂页岩丘陵台地和成都陆上三角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称为“天府之国”。进入盆地的道路难行,有“蜀道难”之称,古代以栈道险阻为著名。故有“天下未定蜀先定”的说法,即入蜀即可安定下来,休养生息之意。这里生态环境优越,如冬季北风寒流不能侵入,气候和暖,万物俱生。如橘树过淮河变成酸味的枳,不能食用,而这里则是“蜀山千树橘”,且味道甜。竹器亦多而便宜。秋日盆地保持水汽,多雾,有利冬作生长。盆地中四川并流,切蚀中生代红色砂页岩,风化成紫色土,具钙、磷、钾、钠肥分,虽以畲田为多,但雨量平均,有如定期洒水,山坡虽急,但紫色土风化深,只要人力开挖即可在冲刷坡面上耕作。因此这种生态环境对农业非常有利,不用费大力而收成可观。以往刀耕火种,对少数民族也特别合适。故四川盆地有如东北黑土地区,每成为各地民族、人口流入集中地点。作者在贵州高原习水县山区,俯览盆地,华蓥山(1581米)如在足下,成都平原(面积达9 000平方公里以上)和珠江三角洲相,更成为农牧民族集中迁入的目标地。如沿岷山东侧南下的马家窑文化,即为干旱农业民族的南迁一支,学者认为即古羌语族人,以游牧为生,故入川容易。其出土石器少见农具。据《蜀王本纪》①:“鱼凫由于湔山”,即指蜀王鱼凫畋猎于成都平原区,这支羌人为游牧、狩猎阶段的母系社会。该书再谈蜀王杜宇事云:“一男子名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即为建立父系社会的国家。又《全汉文》卷53引《蜀王本纪》云:“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鱼凫、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华阳国志·蜀志》云:“蜀之为国,肇至人皇”(按“人皇”即《山海经·西次二经》所谓:“皇人之山,皇水出焉。”皇水即今青海省湟水)。即蜀国人源于湟水羌族②。年代可定为马家窑期。杜宇记称“从天堕”显为外来种族,与当地土人为婚,即指濮人。因濮人早已存于巴蜀地区,有学者从广汉三星堆遗址第三期发现已有濮文化影响,并有出土陶器动物,如水牛、猪、蛙等,表示有初期农业,与《华阳国志》记述:“杜宇教民务农”一语相合。从三星堆遗址第三、第四期出土工具有石刀、石斧、石杵、锄形器、盘状器、纺轮等农具,还在烧红土中有禾本科植物茎叶印痕,一件陶豆圈足上有一圈麦穗(?)花纹(林向,1989),说明当时农业是中原的干旱农业雏型。即汉族也早在商代已由汉中盆地入川,使商代甲骨文已有蜀的名称,在相当于三星堆第四期的成都十二桥中期文化层中,更记有甲骨文系统文字符号(四川文管会,1987)。即杜宇王时代为商、周时期,因三星堆第三期末至第四期遗址,已有中原式尖底陶器、青铜器、金器、玉器、象牙器出土。其上为20~50厘米淤泥层覆盖,表示洪水期沉积,与杜宇迁都高处或有关系①。自南入川有开明氏,此族有楚、巴人族源之争。周末可由鄂入黔,下宜宾到青衣江,北上入蜀。故战国时,楚蜀文化有相似之处。如新都战国墓的木椁墓、葬制,出土文物等都似楚式(沈仲常,1981)。楚为水稻文化民族,故入川带来水稻耕垦在青衣江一带发展,正如《海内经》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播琴”即楚语“播种”。此即与开明氏入川有关。开明治水传说,亦说明楚族水稻水利文化的传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受之义,遂禅位于开明”。从东入川的有鄂西山区巴人的“廪君种”,他们征服濮人(板楯蛮)西到川江、嘉陵江、涪江,与蜀相邻,成为晚期蜀文化的组成部分,敬奉蜀王杜宇。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后有后曰杜宇,教民务农……巴亦化其教而力农务,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
总之,四川盆地在历史初期接受外来迁入各族人民的记录较多,而向外活动亦有少量记载,如为摆脱商王朝的势力而蜀人曾协助周武王去灭商。后据《华阳国志·蜀志》云:“周失纲纪,蜀先称王”。巴国立于春秋时期,因《后汉书·南蛮列传》记“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巴氏子相务始争雄成为“廪君”(即“相务”汉译名)。后于前316年为秦惠王所灭,大量汉人由是迁入。《秦本纪》云:“十四年……丹、黎臣,蜀相壮杀蜀侯来降”。其先,“九年,司马错伐,灭之”。是指张仪为秦相时(八年)灭开明王事,《史记索隐》云:“《蜀王本纪》曰:‘张仪伐蜀,蜀王开战不胜,为仪所灭也”。蜀国亦灭于前 316年①。
巴蜀由此成为秦王兵、粮屯集之地,沿江攻楚。以后历代均为我国政治家用为屯粮聚兵之地。“天府之国”指成都平原而言。蜀孔明据此向南“七擒孟获”,向北“六出祁山”。建成蜀汉王国。十六国建为“成国”;五代为“前蜀”。可见巴蜀对我国历史上的影响重大。故巴蜀文化区,应该自成一区,与楚文化区、吴越文化区并列。
巴蜀文化区内,由于民族复杂,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亦有分化,又可再分出巴和蜀文化两个小区。
(1)巴文化小区。以重庆为中心(即以巴郡)。因为巴人一支“廪君”沿江入川②,北至阆中,而《华阳国志》记:“巴子时虽都江州(今重庆),或治垫江(今合川),或治平都(今丰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今涪陵),即以川东褶皱山地的平行岭谷区为国境,北名巴山。生态环境以“夜雨”著名,因夜间低温,雾凝结成雨所致,故山地多畲田,为物阜民丰半山区。《华阳国志·巴志》云:“其地,东至鱼复(今奉节),西至僰道(今宜宾),北接汉中,南及涪陵”。这支古民族已有文字,与纳西族同为象形文字(以图画代表文字表达心意)。人民以楚人为多,巴郡太守但望(154年)曾说:“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姿态敦重”。《华阳国志·巴志》亦记:“巴有将,蜀有相也”。其人饮食文化以“清酒”著,可见其农产五谷精良,秦昭襄王即喜“巴人清酒”,至今仍称。巴人善歌,《楚辞》:“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这些都与蜀文化相异。有谓其先为太昊氏,《海内经》云:“西南有巴国”,四代即为巴人。《路史》则以伏羲氏代太昊氏为巴人始祖。即与蜀不同其先祖所致。
(2)蜀文化小区。巴蜀区第二个文化小区即蜀文化小区。这个小区文化特征是含楚文化和巴文化成分的文化小区。如巴文化的酒文化,亦可见于广汉三星堆第四期出土的从酿造、贮藏、饮用多种酒具。楚文化影响更由楚蛮一支开明氏迁入,带来水稻文化而显出。其族源较多,又介于各族之间,吸收了羌、楚、中原人文化,以成都大平原及其广大的红层丘陵区为国土,故地势开朗,但望(154年)即说:“垫江以西,土地平敞,精敏轻疾”。即文化水平较高,如音乐而有出名的“叟邪”、“东平”、“陇归”等乐曲。有学者称蜀文化与“道教”有起源关系,即讲灾祥、重律历、喜占卜、求仙术等,对我国古代文化影响甚大。历代帝王,由秦始皇、汉文帝以来,重视道家,蜀王亦曾礼重仙人葛由。《太平御览》卷44引《列仙传》云:“葛由者,蜀之羌人。周成王时(公元前11世纪)刻木为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蜀,蜀中王侯宾之”。今青城山仍为道教名山。蜀人还信人死后灵魂归岷山,《蜀王本纪》亦记岷山为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
本文标题:长江亚热带农业文化区域(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renlei/2032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renlei/2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