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区以洞庭、鄱阳两湖区为主,湘、鄂、赣三省范围。为亚热带水稻文化区。表现为水稻耕种比河姆渡还早,北传入淮河区,历史已在8 000年以上。估计水稻耕作起源区在本文化区内。西部山地即为巫山人发现地点(川境),而猩猩、野人记载,亦见于此地①,还有猿、猴等,可见更新世以来,这里是大型哺乳类动物群生地区,有利于直立人生活地点②。沿长江还有和县直立人(1980)、郧县人、长阳人而进入新石器时期,与城背溪、大溪、屈家岭、石家河(季家湖)等一脉相承,可证亦我国古文化起源地之一。别于中原古民族,而与长江口吴越文化联通,即其族属应为越人,因出土多为几何印纹陶、有肩石斧、有段石锛,陶器组合多为鼎、豆、壶(或罐)、鼎呈越式(扁平足微外撇、扁圆腹、平底、方耳外撇等)、豆亦越式(高柄、喇叭形底座等),还有刻槽足陶鬲、觯形硬陶杯等。可见楚文化还未显示前,越人已分布到长江中游两岸地区(如黄梅塞墩、靳春易家山、大冶上罗村等),直至铜石并用时代才出现楚器(西周末期)。新石器晚期越人已在历史记载中,如使用越器的人,古书已记是两湖及江西地区的三苗族③。更早居此为九黎族④(见《国语·楚语》下),蚩尤是九黎的领袖,黄帝也不敢打他的强国。《史记·历书》云:“少皞氏衰也,九黎乱德……其后为三苗复九黎之德”。《五帝本纪》亦说“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可见三苗是敢反的强盛部族(尧时),舜帝时亦“分北三苗”,表示三苗还是强大部族,至禹“三苗大序”。即当时越人已能与中原汉族对峙的,为文化不同的族属。这个地区的越人到周代以后才渐明确。如《左传》昭公九年:“巴、濮、楚、邓,吾南土也”。其中的“濮”江应梁(1980)认为即“越”,梁到韬更说“濮”是自称,“越”是“他称”。楚也和越有关(如楚越同源),《楚世家》云:“熊渠曰:‘伐蛮夷也。与中国之号谥……皆在江上楚蛮之地’”。这里“蛮”的解释,据《吴太伯世家》索隐云:“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即春秋以后越亦每以蛮称。《楚世家》:“(周成王)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氏,居丹阳”。即楚蛮地亦楚越地之意。丹阳今长江北岸秭归县境,与越人善操舟俗相合。楚人鬻熊之子曾事周文王,后三代始国于丹阳,为水稻耕作区,文化比当地越人为先进,故渐昌盛。周夷王熊绎后五代熊渠时,据《楚世家》称:“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民伐庸(今汉水上游竹山县)、扬越、至于鄂”。即先定后方西部山地,然后东下江汉扩展。故称:“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今江陵),中子红为鄂王(今武昌),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按“句亶”、“越章”皆属越语语法)。武昌地区亦发现大量越族石器遗址。表示楚人立国后向越地扩张。楚越关系最有意义的证据可见于《越人歌》之事①。据韦庆稳(1982)研究,该越歌歌词的记音和今天壮语相近,说明今天壮语和古越语基本上一致。因壮族亦被称为扬越,与长江上舟子同族。今天壮族能听懂汉代长江舟子唱的歌词大意。而当时楚人则听不懂,要越译者翻译出来②。从这首直译(用汉音)的越人歌的文法也和今天的壮歌文法一致,如语法上用倒装法,如“今夕”改写为“夕今”,“何夕”写为“夕何”,“哪位大人”改写为“大人哪位”。押韵除押脚韵外,还有押腰韵。今天侗、傣、布依各族仍有如此押歌韵的。用词也用壮语,如“心爱”用“喉爱”,以喉代心是壮歌词的用法。楚兴,灭附近小国如前741年,楚王熊通“开濮地而有之”(《楚世家》),前678年灭邓,江汉间小国畏之;前671年,天子赐胙(成王)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①。前654年灭英,前633年灭夔,前623年灭江,前624年灭六、蓼,前611年灭庸,前608年获宋500乘,前606年问鼎周郊。周室本使楚以制越,现反而受楚之欺,成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曾当霸主。《韩非子·有度》云:“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可见楚国吸收了大量中原文化,使楚文化能迅速发展,例如长江的船队交通,陆上车马、战车之盛,工商业之繁荣,在《楚辞》中即有反映。如衣式效秦、齐、郑、卫,饮食效吴,兵器效秦、吴。冶金效吴、越,亦见于开大冶铜录山址。楚共王时,地已达南海,《左传》襄公十三年:“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可见楚国势力已入南越地。楚以灭人国以自肥,亦奴隶制国家常攻或灭人国,虏人、财、兵车以自强,楚亦如此。《左传》昭公12年:“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诸侯其畏我乎?”即为一例②。战国时代,楚又成为七雄之一。《战国策·楚策三》云:“张子曰:‘王无求于晋国乎?’王曰:‘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寡人无求于晋’”。上述四种宝货皆在越地,可见楚已入越。《楚策》:“舫船载卒,一舫50人,与3月粮,下水而浮,一日行300余里”。可见长江已有7吨船行驶。前323年楚怀王制“鄂君启节”中有:“屯舟为一舿,50羸返”,可见湘江上船队亦大,有能力通商南越地。军事力量亦已到达。《吴起列传》:“南平百越”,《蔡泽列传》:“南收扬越”,《后汉书·南蛮列传》:“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作者1945年到海康县考察,知有“楚豁楼”古迹。广州有“楚亭”记载,并有楚军人墓葬在硇洲岛及粤东①亦可旁证。硇洲为海上交通要冲,去广州二日程。粤东沿海战国墓亦有多戈、剑等陪葬,有云是戍守军人墓葬。
楚国在战国时不止南侵越地,且东灭强越,北灭东夷诸小国,已入侵黄淮平原。《太平御览》桓谭《新论》说楚都郢城之盛云:“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的都会。楚国就是利用江淮河汉广大亚热带水稻文化区,建立起封建强国。经济发达。有大江航运之利,历久不衰,阻断中原与岭南文化播传800年。并使我国南北形成对立局面的政治形势,以江淮为界的朝代即有东晋、南北朝、南宋等。同时楚人崇龙信巫、刚强尚武之俗颇盛,喜“稻饭羹鱼,水耕火耨”之习性,高阁楼台,男女自由交往,棺椁之制对后世均有影响,故应划成一独立的文化区。
本文标题:长江亚热带农业文化区域(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renlei/2032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renlei/2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