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区是以春秋时代吴国、越国兴起后所形成的文化区而言。吴越两国,同文同语,居于江南①。即“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②中的会稽郡地。春秋时,两国交替兴起,成为诸侯,其后亡于楚,越子孙亦散处江南海上,把吴越文化分传各地。如南唐、吴越两国即分别建都于本文化区中。“天下苏杭”即为本文化区的最大特色。或可用“江南水乡”来描述本文化区的生态环境,也是我国“六朝金粉”之地,即我国建都在本区的朝代自三国吴代计起,历东晋、刘宋、齐、梁、陈、南唐、南宋、明初、民国后期十朝都城都在本文化区内,可见文化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文化中心区之一。与北京南北辉映,今京津和宁沪仍是我国南北两大文化中心。
吴越文化区地理环境、位置优良,为长江六省咽喉,东西两洋起点(日本及南洋),郑和7下西洋,远至东非。与中原文化区接连无阻,生态环境又处于季风亚热带(即近热带的温带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有东海、长江、太湖等暖水体升温,无冰雪之害,四季分明,使农业兴旺,人民健慧。族源本为越人,断发文身①,拔齿,其胶着语(即一字多音,如今天上海话“我”称“阿拉”)与中原汉人一字一音的汉语不同,一说不是胶着语(黏着语),而是复辅音或连音而已。中原文化传入快。
在“饭稻羹鱼……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的江南水乡(见《史记》),水稻发展于6 000多年前,直至今天,故越族历河姆渡而马家滨、崧泽、良渚文化,一脉相承。从圩墩马家滨期氏族公墓(20平方米中墓葬24座)看,5 500年后崧泽期同姓俯身葬已大减,掩土埋葬土墩墓高大,至良渚则多高土墩石室墓,即为墓边砌石,墓底铺石大墓,显示墓主已属有地位人物,出土陪葬品亦由马家滨期的日常生活用具(如纺轮、炊具、盛器等)以印文硬陶制成为主。并有铜器出土,14C测定约为距今3 490年,即与吴越历史时期衔接。石室墓以玉石器为突出,称“玉敛葬”的厚葬制度,阶级分化显明,出土玦(20块)、璜(38件)、玉器70件的大墓已有。《吴太伯世家》云:“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即吴国于此建立。葬俗即取土覆尸成坟。《吴地记》云:“吴王葬女,取土成湖”。可见成坟取土之巨。吴越文化除土墩葬、水稻耕种、干栏住房、操舟外,手工业以玉雕、铸剑、蚕丝、铜器、鸟篆、陶文等为特色。
玉雕可见于4 000年前武进庙墩墓葬中,除石器、陶器外,玉琮31件,还有玉璧。昆山绰墩出土史前玉器大玉璧4件,小玉琮2件,玉镯、玉珠20余件。良渚玉器已入祭坛使用。有学者认为本文化区是我国玉器的始创区,比中原文化区为先进。铸剑更以吴越出名,《越绝书·外传》记欧冶子造5剑①。并记纯钧剑“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还有干将、莫邪夫妇,“鼓橐装炭”童工达300人(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采五山之铁精”铸成干将、莫邪两剑,青铜剑亦锋利。可知当时已可练铁,比西欧早1900多年,也是比中原文化区进步的方面。几何印纹陶也与铜器并盛,因火候已可高达1100℃,青瓷和硬陶均可烧出。
故吴得晋教以兵车之法后,用贤人,“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淮南子·泰族训》),越国继之,铜器制造已很普遍,尤以青铜农具为盛,如《考工记》:“越之无镈,非无缚也,夫人而能为镈也”。因铜融点低,用泥范、石范均可铸出。犁、镰、锯、凿都有大批出土。原始瓷亦可烧出。改革内政,灭吴。兵横行于江淮东,元王赐胙,命为伯,“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勾践世家》)。楚灭越后,降越王后为君长。秦统一六国为会稽郡,成为中原人民南迁的避难所。由于政局或军事的原因,大批贵族过江避居江左,带来大批人口、财物、技术、资金,使江南日益发展。唐代国际大港扬州即在本区。俟后江南人才渐多,胜于中原。据陈正祥(1980年)统计,东汉末鲁肃迁江南,即从者3万多人。五胡乱华时,在313~450年间,南渡人数达90万。使中国文化中心南迁,隋唐即已开始。大运河开凿,即把南粮北运之故。江南丝、茶、纸已为全国主要产区。宋室南迁,“(中原)草莽弥望,狐兔出没”(见《大金国志》卷23),而“平江、常、润、湖、杭、明、越号为士大夫之渊薮,天下贤俊,多避于此(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0)。明代由1371~1616年共245年间,士人中状元、榜眼、探花、会元者,南人占88%(215人),北人只占12%(29人)。1736年诏举博学鸿词267人,苏占78人、浙占68人、赣占 36人、徽占 19人。 4省合计 201人,占全部人数 75%(据陈正祥, 1980)。即文化中心已南迁入本文化区。
本文标题:长江亚热带农业文化区域(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renlei/2032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renlei/2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