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名冢揽胜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名冢揽胜 > 满腔忠愤泻于词--辛弃疾墓

满腔忠愤泻于词--辛弃疾墓

时间:2013-01-20 22:03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徐釚的《词苑丛谈》援引黄梨庄的一段话谈到辛弃疾:“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父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短短数语,道出了南宋伟大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的生命主旋律,这也是他的墓茔能在穷乡僻壤留存到今天的民众基础。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字幼安,号稼轩居土,宋济南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22岁时目睹国家分裂,人民涂炭,奋起率众抗金,次年渡淮南归。26岁上奏《美芹十论》,分析宋金形势,为主抗金。先后任南宋建康府通判及湖北、湖南安抚使等职。淳熙八年(1181),由于南宋投降派的排斥遭弹劾,退居上饶达10年之久。绍熙二年(1191),起提点福建刑狱。后召赴行在,强调备战,又遭谏官诬劾,退居铅山。嘉泰三年(1203)至开禧二年(1206)复出,后遭谏官所诬落职,返回铅山家中。以后数次召令回朝,均因辛弃疾看清了朝中权贵乃醉生梦死之辈,坚辞不就。开禧三年(1207)初,委以枢密都承旨的要职,辛弃疾抱病上章陈乞致仕。同年9月,忧愤而死。据《济南府志·稼轩传》载,临终前“大呼杀贼数声”而去。

  辛弃疾在报国无路,壮志难申的悲愤情绪影响下,创造性地运用词的形式,自如地抒写怀抱,议论时事,记叙生活和描绘景物。如辛弃疾以66岁高龄在镇江知府任上所作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稼轩词》中最优秀的爱国篇章之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通过怀古,念念不忘中原沦陷区的土地与人民,流露出老当益壮的强烈的抗金意志。他的词在宋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辛弃疾墓位于江西省铅山县陈家寨乡西南鼓楼门(又名虎头门)阳源山颜家垄,距县城约25公里。该墓墓基保存完好,墓周围用麻石砌成,墓道路旁原立有“稼轩神道”石碑一方,早于清雍正年间毁佚。从现存的一块墓碑的铭文中,可以得知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由辛弃疾第25代玄孙三人共同重修,并勒石为记。

  辛弃疾墓于1959年被江西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再次拨款重修。如今修复后的辛弃疾墓茔占地51.5平方米,墓高2.5米,四周仍以麻石护围,前立乾隆年间原碑。墓茔前方左右各立仿古水泥柱两根,柱上刻有郭沫若为济南辛氏纪念祠所作的楹联一幅:“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墓前还砌有祭拜台一座,台下有石阶与山路相连。整个墓区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每逢清明时节,春雨萧萧,百草勃发,前来祭扫、凭吊的游人、群众来去不绝。

  在铅山县还有辛弃疾的许多遗踪。如铅山东北的瓢泉别墅附近的鹅湖寺。相传当年辛弃疾在这里约见著名爱国志士陈亮(陈同甫,一作陈同父),在鹅湖畔相处10日,相谈天下事。辛弃疾痛饮之后,大谈宋金南北的形势,说: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此事录于《说海》,为后人所称扬。


  本文标题:满腔忠愤泻于词--辛弃疾墓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ingzhong/1122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ingzhong/1122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中国名冢揽胜:辛弃疾墓(1)
    欢迎你对满腔忠愤泻于词--辛弃疾墓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满腔忠愤泻于词--辛弃疾墓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