浡泥国王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安德门外石子岗东向花村的乌龟山南麓。原墓由墓冢、神道石刻和祭祠三部分组成。原祭祠早已坍毁殆尽,现尚存墓冢、神道石刻、祭祠石柱础及残碑一通。石像生分别有石马、石文臣(一说石马夫)、石羊、石虎、石武将各一对,保存基本完整。
浡泥国王墓数百年来,历经社会的沧桑巨变,百年来认为是“渺不可寻”,就连附近的村民也不知其墓主身份,只根据墓前石人的脸部高鼻梁、拱嘴唇、有八字胡翘起的形象,称其为“马回回坟”。1958年5月,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工作人员在东向花村进行文物普查时,经村民们指点,在乌龟山南麓,发现龟趺及神道碑(残断)。碑身宽1.09米、厚0.30米,残长1.09米。碑文中依稀可辨“永乐六年八月乙未”、“浡泥国王去中国”、“体魄托葬中华”、“葬王于安德门外之石子岗”等字样,经普查人员查阅《皇明文衡》卷八十一明代胡广撰写的《浡泥国恭顺王墓碑碑文》,其内容完全一致,始知这座墓是十五世纪加里曼丹岛上浡泥国(即今文莱苏丹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的墓葬。
浡泥国是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文明古国。据史载,浡泥国人素以“恶杀喜施”著称于世,“人多念佛,素食”。与我国的友好往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西汉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遣御史张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等人,从泉州登海船,“奉诏”跨海出使浡泥国。次年,浡泥国王马哈谟沙遣使到中国朝贡,祝贺明王朝的建立。自此,中、浡两国间的友好往来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永乐六年(1408)8月20日,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亲率王妃、子女、弟、妹、亲戚及近臣150余人来中国。明成祖朱棣得知后,即派中官太监杜兴专程前往泉州迎接。在去南京的途中,所过州县,均由当地官员设宴款待。8月28日,麻那惹加那乃抵达明都城南京,明成祖亲自在皇宫的文华殿会见浡泥国王,互赠礼物。随后又在奉天门大摆宴席热情款待,王妃则由明廷高官夫人陪宴于他们下榻的会同馆(即国宾馆)内。浡泥国王所献礼物“陈之文华殿”。明成祖又回赠“仪仗、交椅、银器、伞扇、销金鞍马、金质文绮、纱罗、绫绢衣十袭”,“自王及妃以下悉赐冠带、袭衣。”在会同馆内,还配有太监料理生活。
国王在南京期间,对中华万物充满了赞赏之情。当时明京都北迁北京的工程已开工了二年,按设计方案,北京的宫殿虽然仿照南京制式,但是在规模上,要比南京的更宏伟壮观。国王目睹中华的辉煌,心情非常兴奋。不料,他在南京仅住了一个多月,“王忽感疾”,并日趋严重。明成祖得知后,立即派太医“善药调治,遣中贵人劳问,旦暮相继,又命大臣视王疾差”。浡泥国王终因病笃,诊治无效,于同年10月1日病故于会同馆内,年仅28岁。浡泥国王临终前,向王妃等人留下遗嘱,希望“体魄托葬中华,不为夷鬼”。明成祖深感哀悼,辍朝三日,并赐浡泥王谥号“恭顺”,以王礼具办棺椁明器,葬于安德门外石子冈,墓前立碑一通,碑文由文渊阁大学士胡广撰写,长达2千言,真实、生动而系统地记述了国王访华期间的种种史实(碑文附后)。在墓侧又立祠以祭。明成祖命其4岁之子遐旺袭承浡泥王职,朝贡以3年一次。12月4日,明成祖遣张谦、行人周航等人,护送遐旺一行回国,继承王位。
对于石子冈的浡泥国王墓,每年春秋二季,朝廷均派人前往祭扫。浡泥国王病逝南京的前后几十年间,是中国与浡泥国之间友好关系的高潮,是在朱元璋、朱棣父子两代皇帝的积极倡导和浡泥国王马哈谟沙、麻那惹加那乃及遐旺三代国王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官方友好关系一直断断续续沿续到明嘉靖年间。随着西方各国在海上称霸,对南洋各国经济的控制,明朝政府与南洋诸国的官方贸易也就中断了。
本文标题:墓碑跨海传友谊--浡泥国王墓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ingzhong/1121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ingzhong/1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