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参考世界粮农组织(FAO)的统计资料。全世界以及各大洲中,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农业产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此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为人类对于土壤与植物营养元素关系上认识的深化,当然也要同合理使用水分、选育品种等联系起来。但是不可否认,人类大规模应用化学肥料以满足农作物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是农业增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表9—6)。
作为另外一个例证,还可举出世界上最著名的农业综合试验站之一,英国的罗桑姆斯特试验站。该站积累了迄今为止最长的、也是最独特的试验处理,即从建站之日起,就在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大麦,一直保持在土壤之中不添加任何养分。从这个试验中得到了有关土壤养分的完备记录。现仅引用1852~1920年约70年的试验结果,由此可令人信服地看出,土壤肥力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于生物学产量的明显影响。
在长达70年的时段中,大麦的产量比施加肥料的处理平均低5~6倍,而且根据产量水平的发展趋势,还应继续递减。这就有
力地说明了,人类已经认识到了土壤所具有的肥力,而且这种肥力水平还应不断地加以维持。由此可以看出,向土壤中补充养分对于保持或提高植物的生产力是何等的重要。兹将上表所列的数据,反映在图9-23中,以便更直观地对比以上的试验结果。
以上所举不同类型的例子,一个是近20年以来,由于土壤施用化肥后致使世界范围内农作物产量的增长;另一个是70年连续试验不施肥料的产量下降。它们从两个方面给我们一个共同的启示:土壤的肥力能否适应植物的需求,必须加以严格的分析,并且作出必要的调节。无论对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还是所需的微量元素,都应给予同样的注意。因为我们知道,在土壤、岩石圈和在生物活质当中,元素的组成是很不一致也很不协调的。
从上表的总量对比来看,土壤中不能满足生物活质要求的化学元素有氧、碳、氢、氮、氯等几种,其中碳约相差9倍,氢相差10倍,氧相差0.5倍,氮相差3倍。在这些差额中,除了氮素之外,碳、氢、氧等主要靠空气中的CO2和土壤中水的分解提供,而氮素则为本身的不活动性所限制,因此成为土壤养分中一个应主要补充的对象。至于其它营养元素如磷、钾等,虽然土壤中所贮存的量并不太少,但由于分布不均匀,或由于它们对植物的可给性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也必须针对不同状况在土壤中给予调整和补充。综上所述,土壤在植物第一性生产中的价值,已经突出地体现出来。因此,对于一个区域来说,评价其第一性生产力的水平,常常要从土地评价、土地能力的分析入手,以便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这里的土地与土壤并不能等同起来,虽然土壤是土地概念中所包括的重要内容,但这并不是土地范畴的全部内容。我们要结合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结合热量与水分条件状况,及其组合之后的整体效应;要从地形的特点,该区域的风化状况及土壤肥力保持能力,土壤的质地与结构,土壤各类元素组成与最佳组合的对比,人类对土壤改造的程度与方式,耕作的历史与农业生产水平,土壤分布的区域特征及其社会条件,以及对土壤的污染程度等方面,综合地体现出土地能力的等级。以下我们引述一个土地能力
本文标题:土壤—植物系统(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lilun/744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lilun/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