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地2,S(x)=115
n=10
x=11.5
S(x2)=1401
S(x)2=13225
将上述两个样地取样后,对所计算出来的变率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则样地1为8.6,样地2为8.7,二者相当接近,则可以认为二者在变率上的表现是一致的。因此,变率实质上即为每次测定的数值与其平均值之间分散状况的度量。
了解到以上的一些基本知识后,即可进入对于地理空间分布的谱分析研究。它的研究将大大有助于我们在总体上探求各类离散事件在二维空间平面中的分布规律,当然须记住它是在宏观空间分布规律制约下的次级空间分布研究。这一类微观意义下地理分布规律的导出,无论对于自然地理学,还是对于人文地理学,都具有普适价值。也就是说,我们试图从空间的随机分布模型中,推论出地理事件空间分布格局的普遍规律,以便深化对于空间分布的认识。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以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为例,较全面地对其规律加以阐释。
正确表征地理系统空间分布的模型,并对此实施数量分析(在统一基础上的)与比较,是判定区域生态平衡、追索生态演替、并进而评价区域生态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任何生态系统类型,离开了它所处的空间格局,其他诸如环境与生物诸要素互相作用的问题,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进的问题等,统统失去了讨论的基础。就某一特定的地理系统而言,尽管有较相似的非生物环境条件,尤其当热量与水分(可分别考虑成能量与物质的表征)两项基本自然要素,在数量上与组合上处于大致相近的状态时,该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布仍会有明显的差异。至于对自然环境很不一致的地域,这种空间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就会更大。一般来说,空间结构上的差异,不仅影响到地理系统的功能,还将最终影响该系统的总输出。从这个意义上讲,探求地理系统空间结构的规律,对于计算区域的自然生产力,设计区域改造自然的战略目标,都会有巨大价值。
7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者,都对这一方向倾注了不少心血,并试图从不同的学科途径去探讨地理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型,得到不少有意义的结果。例如泰勒(Taylor)所发展的R度量分析;莫瑞尔、牛文元所应用的点空间排布;威廉姆斯所提出的空间方程;以及人们经常使用的近邻分析法等,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阐述了空间分布的一些基本规律。有的研究者并对某些实际应用的结果作了检验。这里试从如下3个方面讨论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布:
(1)将一般的具某种数值意义的点在二维空间的随机排布,推广到地理系统的空间分析中,并为此设计出一个新的转换方法,称为“执行指标”的E尺度。
(2)应用E尺度模型,将一类地理系统在空间上实施统一的数量对比,并最终将这种空间分析纳入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空间结构系列之中。
(3)以中国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地域分布空间作为个例,研究了数值转换与模型解析,从而为判定生态质量,评价区域生态平衡,进行生态区划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一)基本原理
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布研究中,随机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这就构成了研究此类问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的自然要素或生物要素,经过适当的变换后,都可能将其转换成具有特定数值意义的点。在此基础上,认识点在二维空间的随机分布规律,并进一步探索这些规律的推广,就成为本文所述地理系统空间分布的理论依据。由此,也可进一步发展具有更深一层意义的线或面在多维空间内的排布规律。
从理论地理学的角度出发,一个具有均一特性的、在质的概念上表现相同或相似的地域,当其内部被分划为若干相等的面积单691元时(数目应足够多),则该地域中某种生态类型被发现的可能性,对于所有这些面积单元来说,其概率都是应当相同的。这种地理类型(或称事件),按照特定规则被转换成点的分布时,也都是相互独立的,其中一个点与另一个点,相对于空间距离而言,既不互相排斥,也不互相吸引。
本文标题:微观意义下的空间谱1(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lilun/742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lilun/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