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黄土高原志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黄土高原志 > 第二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9)

第二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9)

时间:2013-03-02 21:0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埂,把上方0.5米左右和两边各约0.5米范围内的表土填入坑中,然后在坑中施肥、播种。上下两行各
坑呈“品”字形交错排列。这样,不仅能集中肥、水,在密植情况下也能显著提高产量。50年代后期,
此法曾在榆林地区大力推广,当时叫“掏钵种”法,亩产可高达250~350公斤,比一般坡地高出4~6
倍。由于挖坑主要依靠手工,花劳太多,自坡地推广水平梯田后,区田就没有再行推广。
   ④甽田是在古代川田、区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做法是在20°以下的坡地上沿等高线用畜力
带犁翻地,配合人工用镢头刮生土培埂,把坡地修成一台台宽约1米的小型台阶梯田,内侧宽、深各
约0.5米。此法具有一定的增产和水土保持作用。70年代后,坡地上大力推广水平梯田后,甽田逐渐停
止。
   ⑤水平沟种植:水平沟种植是两法种田内容之一。它是在坡面上每隔5~10米左右,套二犁翻耕
一次,形成一条条等高的水平犁沟。可保持水土。坡度大的,沟的间距可适当小些;坡度缓的,沟的
间距可适当大些。多年的实验证明,此法在拦蓄径流、泥沙和增产方面都有一定效果。目前延安等地
在全面推广。
   (2)增加坡面被覆和改良土壤的耕作措施
   ①间作套种:间作套种主要是用高杆作物和簇生作物、禾木科作物和豆科作物来间作套种的。豆
科作物根系多生有根瘤菌,能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改变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高杆作物与簇生作
物隔行间作,有利于通风透光,促进作物高产。两种作物先后或同时种植,可增加地面植被覆盖度,
且收获期不同,延长了地面覆盖时间,有利于保持水土,防止溅蚀发生。
   ②草田轮作:草田轮作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坡耕地上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解
决“三料”的重要措施。这种方法是用苜蓿、草木犀等牧草与农作物进行轮作的。黄委会天水水保站
的试验结果表明草田轮作的效益十分显著。他们把当地一般轮作(扁豆——休间——冬小麦、谷子)改
为草田轮作(扁豆加草木犀——冬小麦、谷子),第一年减少地面径流58.0%,减少土壤冲刷73.8%,第
二年减少地表径流78.2%,减少土壤冲刷84.4%,同时,表层0~5厘米内土壤有机质增加10.3~43.4%,
团粒结构增加11.9%。绥德的折家崄在坡耕地上秋田采用一般轮作方式(谷子——黑豆——高梁——糜
子——谷子),五年每亩总产180公斤;采用草田轮用(草木犀二年——高粱——糜子——谷子),五年
每亩产总产305公斤,而且增收干草150公斤,木柴400公斤,草籽40公斤。横山县赵石畔乡从1965年开
始实行草田轮作,并多年坚持,现已形成了两种轮作制:五年轮作制和长期轮作制。五年轮作制为:
草木犀带油料或黑豆,草木犀,糜谷,洋芋,荞麦或黑豆。长期轮作制为:头年种苣蓿带油料或黑豆,
第二年开始连种六年苜蓿,第八年开始连种六年粮食,再种苜蓿。由于采取了草田轮作,该乡的粮食
产量大幅度增长。1981年,粮食亩产由过去的25公斤,提高到60~150公斤,人均产粮585公斤,70%的
农民住上了新窑房。同时,也解决了“三料”不足问题。
   ③草田带状间作:草田带状间作是在10~20°的坡耕地上,每隔10~20米,沿等高线种植一带苜
蓿,带宽1~2米。这样就把坡面分成几个坡段,形成坡式梯田,起到截短坡长、减轻冲刷和缓洪落淤
的作用。既能保持水土,又能为坡地变梯田创造条件。如果把草带的宽度加大到与作物带相同,并按
  本文标题:第二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9)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ngtu/4519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ngtu/4519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第二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9)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二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9)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