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黄土高原志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黄土高原志 > 第二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2)

第二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2)

时间:2013-03-02 21:0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存在着重工程、轻林草,重新修、轻管护,重主体、轻配套,重治水、轻改土,重治沟、轻治坡等六
重六轻现象。榆林地区1966年7月和延安1977年7月发生暴雨洪水之后,水土保持工程遭到很大的破坏,
这一严重教训告诫人们,搞水土保持单搞工程不行,必须坚持综合治理,工程、林草和耕作措施一齐
上,沟坡兼治,治管并重。没有耕作措施、林草措施保护,工程措施也难以稳固。林草措施、耕作措
施是保证工程措施得以发挥效益必不可少的措施,三者必须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互相补益,共同形
式一个综合的防护体系,发挥群体防护效果,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同时人们还认识到,水土流
失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水沙运行规律,它是按照流域汇集的。因此,水土保持必须分山
系按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从上到下, 层层设防,节节拦蓄。为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进行统一规划。
1978年以后,水土保持才真正进入了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轨道。各地首先进行了水土保持
区别,以分类指导、分区治理。在治理前,都认真地进行了规划,在措施配置上做到了因害设防,从
沟头到沟口,从梁峁坡到沟底,设置3~4道防线,既注意时间上的连续性,又注意空间上镶嵌性,既
考虑了综合,又重视了集中。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的出现则是水土保持进入科学治理阶段的
主要标志。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户包治理小流域的新经验,使治理速度和治理质量得到进
一步提高。
   30多年来,陕西黄土高原的林草建设也曾几起几落,走过一个复杂的里程。解放后广大群众在国
家“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下,开展了大规模的造林种草活动。陕西省政府一直把
陕北造林列为林业建设的重点,长城沿线风沙区则是这个重点的前沿阵地。为加强这一地区的造林工
作,从50年代起,先后成立了陕北防沙造林局,无定河造林局等,在长城沿线上建立了27个国营林场
和10个国营苗圃,并开展了飞播造林试验。60年代成立了治沙研究所,加强了治沙研究,提高了造林
治沙的技术水平。70年代,在国营林场示范带动下,广泛开展了以建立农田防护林网为主的治沙造林,
把造林治沙与基本农田建设、群众生产和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据统计,50年代末,榆林地区共营造防
风固沙林550万亩,种沙蒿280万亩,封沙育草340万亩,搭沙障3000余米,长城沿线形式了32个5000~
10000亩的大面积新林。由榆林到定边营造了30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保护了芦河河谷13.5万亩农田。
靖边营造的防风固沙林,保护了附近的12万亩农田和草原。从60年代起,黄土高原开始推广草田轮作、
生物固沟、护埂、种植绿肥等措施。如延安南部的高原区及榆林地区的绥德、米脂等地推广种植草木
犀,咸阳地区的永寿、彬县等地用杨柳、花椒固埂,用芦苇固土固沟防冲;在丘陵区的大面积荒山陡
坡上,大量种植柠条,紫穗槐等,既防治了水土流失,也解决了饲料、燃料问题。
   在大跃进、三年困难以及“文革”前期,陕西黄土高原的林草建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73年以
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 林草建设重新得到重视。1973年,陕西省制定了“陕西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
1978年8月在淳化县、长武县等县召开了渭北原区水土保持现场会,讨论了原区林草建设问题。1981年
3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又发出《关于坚决制止乱垦滥伐破坏水土保持的通知》。1983年省上领导同志大
办号召植树造林种草,水土保持林草建设得到空前的发展。截止1986年底,陕西黄土高原共营造水土
保持林2412.94万亩,种草737万亩,封山育林108.77万亩。
  本文标题:第二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ngtu/4519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ngtu/4519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第二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二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