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理环境决定论”不同的是,环境地质学特别强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而且认为积极方面是主要的,是人类社会不同于其他生物群体的根本特征。因为任何生物群体都只能依靠自然界的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适者生存”,不能适应者就被淘汰。人类社会则不然,不但能够利用自然界已有的物质条件,而且能够通过主观的努力,改善自然环境和条件,满足自己的需要,发展生产,推动社会前进。
经过人类活动改善的环境,称为次生环境,也称为第二环境。对地质环境来说,就是次生地质环境。而在次生地质环境中发生的地质灾害,也被称为次生地质灾害,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地质灾害。
次生环境就其发生的历史来说,也不是开始于近几十年,而是从农业社会后便已经出现环境问题。为什么说从农业社会才开始产生次生地质环境呢?难道在渔猎社会或是游牧社会就没有改变原生环境或产生次生环境的可能么?是的,严格地说,渔猎或游牧社会,人类基本上是逐水草而居,迁徙无常,根本谈不上对原生环境有很大的改变。农业社会的特点之一便是定居下来,或较长时期的定居生活,才能从事耕种,才会有收获。而田地是不可以随着季节而迁徙的。春天耕种之后,还须从事田间的养护工作,一直等到秋收,才能享受到自己劳动的果实。而气候或水旱却是与农作物的收获丰歉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农业耕作的初期阶段,人们可能还不知道如何去适应气候的变化,抵御干旱或洪水。在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中,便会慢慢学会修建渠道以引水灌溉农田,修建堤坝以防止洪水冲毁禾苗等等,这些水利工程,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早期的对原生环境的改善而形成的次生环境。如果某个地方有多个不相统属的部落,那么,部落之间便会由于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争斗,这就是战争。在有战争的社会,人们为了防御侵略者的侵犯,便逐渐修建起保护自己部落的壕沟或土墙,进一步便建筑规模较大的城墙。可见,水利灌溉设施、城市保护措施便都逐渐产生了。而农业的耕作也会较大地改变地貌类型。在我国,农业耕作起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今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属于农耕文化遗址。农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考古资料表明,至少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的定居部落已经进入比较繁荣的阶段,并已奠定了农业经济的基础。大约在公元前3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时已经利用井水和水渠进行灌溉,并且已经出现了较小的城堡。这时大体上相当于历史上的唐尧、虞舜和夏禹时代。夏禹最著名的功绩是治水,孔子却说“禹尽力乎沟洫”,即农田水利。看来与考古发掘的情况大体相符合。在此以前,即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约前4800—前4300年的原始公社部落遗址)其居住区外侧,围绕有一条壕沟,深约5—6米,宽约6—8米,防卫外来人或野兽的侵袭,这可能是次生环境的最早出现。
由于农业的发展,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水利事业也不断发展。进入历史时期以后,自春秋战国以至清代,我国各省区修建的水利工程设施难以悉数,其中至今尚存且发挥效益或只存其遗迹者,著名的就有秦代的都江堰(今名)、灵渠,战国至汉代的历代黄河大堤,隋代以来的大运河,唐代以来的江浙海塘,宋至明代以来逐步形成的荆江大堤,明代以来形成的洪泽湖等等。而从战国、秦以至明代陆续修建的万里长城,更是世界闻名的伟大人工防卫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在地貌景观上,已与原生地貌景观融为一体。它在历史时期都起过造福于全国或一省、数省人民的作用。但其中有的工程,却因历史的推进,便逐渐显现其不利或有害的一面。比如黄河大堤的修建,本为防止沿河两岸的河患,在明清时期还有借黄河水接济运河以利漕运的作用。但由于黄河多含泥沙,以至逐渐淤高河床,导致堤岸的增高,如此反复循环,致使黄河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地上河流。一旦决口,即成为巨大的洪水灾害,淹没的区域以数十州县计,损失的财产以亿计,死亡的人民以万计,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局面才有所改观。洪泽湖则完全是在明清两代借黄济运大修高家堰,蓄清(淮水)刷黄(河水)等政策形成的地上湖泊,迄今大运河的漕运功能虽早已消失,但湖底高出苏北里下河和高邮、宝应等县一带平原地区4—8米不等,形成地上“悬湖”的态势,难以改变。
洞庭湖对于江汉平原来说也成了地上悬湖。洞庭湖平原已高出江河平原5—7米不等。这是自明代以来所采取的“舍南保北”的治水方针所致。自明嘉靖年间荆江大堤形成整体,北流诸口全部堵塞,长江洪水以湖庭湖为泄洪区,泥沙随之入湖,湖底淤高形成悬湖(对江汉平原而言),如今荆江大堤堤面已高出江汉平原12—16米,一旦大堤决口,给江汉平原带来的灾害之巨大是可想而知的。例如,1931年决口,被淹良田达9县33.3万余公顷,淹死12万多人,流离失所者达300多万人。而洞庭湖的急剧淤塞、萎缩也与之有密切的关系。
次生地质环境,还有因水库的修建而改变的河流环境,道路建设而导致边坡失衡,城市化所导致的城市环境,工业化所导致的“三废”污染和水体污染,盲目开垦所导致的土壤沙化,大量开采地下水和油气所导致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矿山开发所导致的地面塌陷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的社会活动所造成的次生环境,而反过来,它们又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类社会的生活与发展。
本文标题:次生地质环境与人类社会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zai/1047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zai/1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