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又称土壤流失,是地表土壤及其母质受到水力、风力、重力等作用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被雨水和风力剥蚀,地表水冲蚀以及高岸重力坍塌后被河流冲携搬运的现象。其流失的方式有面状流失、沟状流失、坍塌、泥石流等。这种地质作用,在地质时期或历史时期都有发生,但那主要是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发生的,是一种自然地质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耕地逐渐增加、开拓,地表的植被也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的现象或灾害也日趋严重。
水土流失所带来的灾害或危害是地表植被的破坏,随着耕地也被破坏,土壤肥力降低,地下水位下降,道路和建筑物毁损,河道淤塞,江河夹带泥沙增加,中下游湖泊、河道淤积,河湖的水力调节失衡引起整个流域的生态失衡、环境质量降低。这虽然是地质作用的结果,但在人口稠密地区的发展,若水土流失地区便会导致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而中下游的水灾的频繁发生,也与之有关,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不但不小于流失地区,而是增加许多倍。
关于水土流失与下游地区的沉积问题,在我国很早便已有了正确的认识。北宋时期的学者沈括(1031—1095)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就对此有过明确的论述。他说:
予奉使河北,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这一段文字,充分说明了水土流失——河流的搬运——下游的沉积之间的关系,完全符合现代地质科学的理论。其所说的“关、陕以西”即今潼关、陕县以西的广大黄土高原地区。大河即黄河,它与漳水、滹沱河、涿水、桑干河(即永定河)等都是浊流,即含泥沙量很大的河流。“大陆”即太行山以东的黄淮海平原。他认为华北平原(包括于黄淮海平原在内)就是这些浊流所沉积而成的,而泥沙的来源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是那些被侵蚀、剥蚀和冲蚀、坍塌入河的泥沙,并导致下游的海陆变迁。
这是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科学解释,所以至今一提及水土流失,大家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黄土高原。其实,自明清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长江等南方的河流也逐步出现了水土流失问题。最早(或比较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清代的学者魏源(1794—1857),他指出,长江的泥沙量的增加,来自上游山地丘陵的盲目开垦,以至上游水土流失加剧,而中下游则江湖淤积,导致水灾频繁。他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追溯到明末清初的政治形式的巨大变化,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与清军的战争,大都在四川和湖广进行,使得四川人民大量的死亡与迁徙,以致地广人稀。清初实行大规模移民,“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他在叙述长江中上游人口变化之后,写道:
今则承平二百载,土满人满。湖北、湖南、江南各省,沿江、沿汉、沿湖,向日受水之地,无不筑圩捍水,成阡陌,治庐舍其中,于是平地无遗利。且湖广无业之民,多迁黔、粤、川、陕交界,刀耕火种,虽蚕丛峻岭、老林邃谷,无土不垦,无门(山)不辟。于是山无遗利。则凡箐谷之中,浮沙、壅泥,败叶陈根,历年壅积者,至是皆铲掘疏浮,随大雨倾泻而下。由山入溪,由溪达汉、达江,由江汉达湖。水去沙不去,遂为洲渚。洲渚日高,湖底日浅,近水居民又从而圩之田之,而向日受水之区,十去其七八矣。江汉上游,旧有九穴十三口,为泄水之地。今则南岸九穴淤,而自江至澧数百里,公安、石首、华容诸县,尽占为湖田;北岸十三口淤而夏首(即夏水)不复受江,监利、沔阳县亦长堤亘七百余里,尽占为圩田。江汉下游,则自黄梅、广济,下至望江、太湖诸县,向为寻阳九派者,今亦长堤亘数百里,而泽国尽化桑麻,下游之湖面、江面,日狭一日,而上游之沙涨,日甚一日,夏涨安得不怒?堤垸安得不破?田亩安得不灾?
魏源的这一篇文字,使我们对清代咸丰以前二百年间人口的增长,川、陕、黔、蜀、粤等省大肆开荒,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长江中下游水域大量淤积,加以围湖造田,筑堤捍水,造成长江中下游的连年水患灾害日趋严重的态势有所了解。他的这种认识是正确的。魏源是19世纪中叶人,时间过去了140多年,这个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治理水土流失的艰难。时至今日,且愈演愈烈。据近年统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3万平方公里,年均侵蚀模数为8000t/km2·a(每平方公里年均水土流失量为8000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土山丘陵地区,年均侵蚀模数均3000t/km2·a。长江中下游、珠江、辽河流域也有达到5000t/km2·a的,如浙江。从全国来说,陕西省最大侵蚀模数为40000t/km2·a(世界之最),每年流失泥沙量达10亿吨。河南陕县火烧羊沟,1982年7月30日一场特大暴雨产生的侵蚀量大到9140t/km2·a。华南、华东等地一般为年均5000t/km2·a,每年泥沙流失量在1.5亿吨以下,个别省份小于0.4亿吨。
据近年统计,除天津、上海、新疆、西藏、海南、台湾以外,其余25省(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82.37万平方公里,而解放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50万平方公里。说明40年中,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新增32.37万平方公里,增长率为21.6%。到1992年,全国每年的泥沙流失总量超过48.7亿吨,每年新增流失面积4790平方公里以上。
据有关资料表明,水土流失的发展与植被覆盖有很大的关系,如湖南省1984年比1953年森林面积减少9.3%,森林覆盖率由1957年的43%减少到34%,而水土流失面积由建国初的1.3万平方公里增加至3.94万平方公里,增加3倍。福建省森林覆盖面积大于60%时,水土流失面积小于5%;覆盖率为50—60%时,水土流失面积为10—20%;覆盖率小于40%时,水土流失面积大于20%。当前,全国大部分省区森林覆盖率不足20%,可见这是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症结所在。
但是,黄土高原地区,特别是沿河黄土高岸地区,森林覆盖率与水土流失量之间的关系,似不能完全比照长江以南地区的情况。因为在那里,河岸的黄土坍塌入河量常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黄河的含沙量有相当一部分还来自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鄂尔多斯沙地的流沙,有的借风力直接飞沙入河,有的则先堆积于两岸支流河谷,再经洪水冲入黄河。
属于缓慢性地灾的还有海水入侵、土壤次生盐渍化等。海水入侵又称海水倒灌,是由于人为的过量开采近海地下淡水,造成地下淡水水位下降至海平面以下,使海水倒灌,侵入地下淡水含水层,致使地下水质严重恶化的现象。土壤次生盐渍化,不是由自然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地表盐渍化,而是由于人工渠系的渗漏或不合理的农田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地表的蒸发加强,盐分由土壤毛细管作用上升至地表,水分被蒸发,盐分积聚于土壤表层的结果。次生盐渍化能引起土壤退化现象,这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更为常见。
本文标题:荒漠化与水土流失(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zai/1046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zai/1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