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不协调,特别是近代工商业大城市的发展,往往不是受计划的调节,而是受经济规律的控制,许多城市房屋密集、街道交错,到处是水泥建筑和柏油路面,几乎完全消除了森林和草地,除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几乎看不到其他的生命,被称之为“城市荒漠”。尤其在闹市区,高楼夹峙,街道深陷,形如峡谷,更给人以压抑之感,美国纽约的曼哈顿(Manhattan)峡谷式街道就是典型的例子,日本东京在发展中绿地也大量减少,据统计1932—1972年用地构成变化约如下表:
如果把林地、公园和农地都算作绿地的话,那么,在1932—1972年间绿地由53%下降到13%,其中林地减少最多,农地次之,只有公园增加了1%,而市街地则由31%增加到72%。与此同时,野生动物群也在城市中消失了,鸟儿也不见了,这种变化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它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影响到碳、氧等物质循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日本提出在1965—1980年间,除保护现有林木以外,要在全国1175个城市大搞绿化中心、花木中心,以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他们的成效是显著的。我国各大城市也都正在为创造优美、清洁的城市环境而大力开展绿化工作。城市化过程也经历着一个破坏原有的自然生物环境,重建新的人工生物环境的过程。
盲目的城市化过程还造成振动、噪声、微波污染,交通紊乱、住房拥挤、供应紧张等一系列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环境问题。城市规模愈大,就愈从促进生产和方便生活走向它的反面,所以近些年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人口自城市中心向郊区流动的趋势,城区有的居民迁往郊外居住,形成一些别墅和新住宅区。他们白天进城工作,晚间或假日回郊区生活,这样就使交通更加拥挤、能源消耗更多和大气污染更趋严重。
城市化的趋势是必然的,但城市过大的弊端又是明显的。因而,许多国家采取种种措施,如控制城市户口、禁止某些工业在大城市兴建、征收高额环境保护税、土地税、疏散企业和机构、建立卫星城,或在较远地区建立中、小城市,以抵制大城市的吸引,形成所谓“抗磁力中心”等,以防止城市化自流发展,俾使城市的规模和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中国本着“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努力控制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中,首先是确定其功能,指明其发展方向;其次是确定其规模,以控制其人口和用地面积,然后确定环境质量目标,制定城市环境规划,根据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合理布置居住、工业、交通、运输、公园、绿地、文化娱乐、商业和公共福利、服务等项事业,力争形成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最佳结构,以保持整洁、优美、宁静、方便的城市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地理环境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自内而外呈圈带状构造。地理环境位于地球表层,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土壤圈、生物圈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下起岩石圈的表层,上至大气圈下部的对流层顶,厚约10—20公里,包括全部土壤圈,其范围大致与水圈和生物圈相当,这里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外能的交锋地带。这里有适于人类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构成人类活动的场所。虽然人类的活动已远远超出地理环境的范围,但迄今为止,它依然只能正常地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
地理环境是由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水、土、气、生物等环境因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多级自然系统。水、土、气、生物都是它的子系统,它们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复杂的。概括地说,水、土、气都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它们共问组成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各种不同的生物群落。一定的生存环境和相应的生物群落组成一定的地理环境结构单元。
本文标题:环境概论-绪论(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ogai/1088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ogai/1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