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活动,结果限制了学生发展;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全盘否定课
堂书本学习,只强调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学习一切,结果降低了系统知识学习
质量的现象。许多优秀的教育家都提出了课内外教学相结合的主张。如苏联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不要让学校大门把儿
童的认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是多么重要啊。我竭尽努力,使在童
年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以鲜明形象、画面、知觉
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课外小组,无论如何不应把它们看成是学科
的附属物,或者作为提高及格率的手段。它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
苏联教育改革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也提出:“只有儿童集
体的丰富多采、生气蓬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开花结果的条
件。”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针对我国封建社会关门办教育否定课
外实践学习的弊端指出:“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
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
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
习。”(见《创造的儿童教育》)他把读书、听讲获得的知识称为“闻知”
和“说知”,把课外实践获得的知识称为“亲知”。他认为学习如接枝,“亲
知”是根本,“闻知”和“说知”要接活在“亲知”上,才能成为自己的真
知。
新中国建国前的解放区教育,十分重视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无产阶级教
育家徐特立曾明确指出:“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不仅可作教科书的补充,
同时,它本身就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教科书。譬如,雨后春耕的绿野,掘煤
采铁的矿山,晒盐打渔的湖海,机器隆隆的工厂..,你如果引导学生去实
地考察,不独给他们以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包含有公民课陶冶的重要价值,
爱祖国、爱劳动、爱公共财物的公德心,也油然而生。”
无产阶级教育家杨贤江同志也明确指出:“许多人把‘求学’二字看得
太狭隘,..其实,求学与读书二者范围不同,读书不过是求学的一部分。
而求学除读书外还有体操、绘画、工艺、实验、参观、做事等各项内容。”
二、课内外相结合的理论根据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认识来源于实践);
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个飞跃;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
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第二个飞跃。它的基本公式是:实践→认识→再实践
教学过程也是一种认识过程,即学生学习和发展是由不知到知和部分地
将认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活动,
应该沿着学生的科学认识过程开展,为促进学生认识活动的正确发展,提高
认识活动的效率,采取最优化的措施。在学生认识活动中,有关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认识的要求,是大家的共识,可以不去讨论。至于学生认识活动中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这
两个方面的要求,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中一贯不与重视的,这就需要我们认
真讨论,澄清认识。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
认识论的主要分歧点。社会主义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坚持唯物论的原则,反
本文标题:建立课内外相结合的地理教学体系(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lunwen/5025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lunwen/5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