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让学生成为讲台上的主角--以研究性学习促进地理新课标的落实

让学生成为讲台上的主角--以研究性学习促进地理新课标的落实

时间:2010-08-17 19:40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一文中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之一是:突出学生的发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地理新课程设置必修学分6分,跨人文与社会及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其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理念同样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的教育思想。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落实这些先进的理念,是所有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者都在苦苦求索的课题。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最大可能地运用到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过程中,让地理课堂的主讲人由学生来替换老师,让地理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体验学习本身的快乐的场所,这对于新课标的落实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一、新课改要求我们大力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必要性)

在新课改的各项目标中,我们需要仔细体会以下几条: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亦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

3、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众所周知,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学习方式若能作为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人生价值取向而广泛地存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那么,上述新课改目标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

二、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新课程中的体现为我们提供了基础(可行性)

地理新课程无论是设计思路,还是目标培养的要求,都使得研究性学习与地理新课程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1、新课程激发了学生研究地理的兴趣

依新课标编写的教材,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内容设计新颖别致,阅读材料贴近生活、生动有趣,活动设计巧妙而富有创意,可操作性强,所有这一切都能激发起学生喜爱地理,喜欢上地理课的情绪,唤起他们积极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例如: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社,2004)有这样一道活动题: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类似问题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致。

2、教材内容设置使研究性学习贯穿于新课程中

新地理课程的教材在问题情景的设置中,不再一味地介绍给学生相关的地理知识,而是点到为止,更多的学习内容则是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研究,为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

例如: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社,2004)P95有这样一个读图思考:列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差异。图6、11《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举例》。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将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研究,使学生针对这一问题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

3、丰富多彩的“活动”设置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必须的教学形式

新地理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而针对课标设计的教材将部分教学内容设置成“活动”,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地理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地理新课程中“活动”部分的内容,有许多问题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探究,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十分明显。

例如: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社,2004)P72的活动:北京的中关村是全国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阅读相关材料,讨论下面的问题:与美国“硅谷”相比,中关村的发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其次,新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与自我完善。许多活动类问题,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通过社会调查的科学研究方法来解决。

例如: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社,2004)P88执行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对所在城市自行车与机动车路面使用情况进行观察、测量,并做初步分析。

三、地理课堂的主讲人让位于学生,是落实新课标的捷径(具体操作)。

在经过了高一第一学段地理必修1主题活动课“我是学校小主人、我为节水献良策”和小组合作互助评讲试卷等种种尝试之后,当进入到地理必修2的学习过程中时,我通过传授性学习方式学习一些新的内容的同时,注意循序渐进地将课本中的“活动”、“读图思考”及每一章中“问题探究”的课时交给了学生。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抽样调查研究{与数学必修3的内容相结合}等方式寻找到活动题、读图思考题的答案,并选派主题发言人在课堂上宣讲。问题探究则交给两位主持人,由他们去组织、策划课堂的流程,精心设计课堂情境,编排学生的小品表演,设计讨论等。例如农民工问题探究(附课堂主要流程和内容)。而到了最后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水到渠成地将所有课时交到学生手里让。具体操作如下:

学生根据兴趣选报自己要研究的框题或内容    课代表将情况汇总并协调分组     各小组进行分工(主讲人、课件制作者、查阅资料等)      根据课时先后,各小组依次与老师共同备课(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流程、制作课件、设计课堂互动活动等等 )    主讲人(小老师)进一步熟悉教材和课件      小组内试讲      学生讲课     自由提问、答辩活动     总结(学生自评、组内外评课、教师点评)

课堂上少了甚至没有了老师的声音。老师终于被学生“赶”下了讲坛!我们坐在平时学生坐的位置上,欣赏和引导着学生们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或有口齿伶俐者;或有表演天分者;或有上网高手查寻到精彩视频;或为自己的学生拍摄的珍贵照片而惊叹……当然,学生在课堂上1分钟,堂下也要“十个钟”,老师对他点石成金的点拨也许需要老师的“十年工夫”。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当课堂的主讲人真正让位于学生,我们才能实现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这个变化——新课程强调的教师重在对学生的帮助、引导。才能实现教对学的促进!才能实现教的职责在于帮助: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料;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结语: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师就要做“学生讲堂”的幕后英雄吧,放手让学生站在台前,扶持他们在讲坛上释放生命的精彩。教师是促进者,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做课堂教学的导演,促进以学生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让我们教师竭尽全力去完成促进学生学习这一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努力胜任教师角色特征中的这一核心特征。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看到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真正属于自己的课堂上绽开由衷的自信的笑容,当掌声一遍遍为他们自己响起来……新课程的实施者们会为自己而感到自豪!


  本文标题:让学生成为讲台上的主角--以研究性学习促进地理新课标的落实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732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7326.html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让学生成为讲台上的主角--以研究性学习促进地理新课标的落实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让学生成为讲台上的主角--以研究性学习促进地理新课标的落实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