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阿昌族详细资料(9)

阿昌族详细资料(9)

时间:2013-01-30 16:5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对阿昌族干部的培养工作,成绩十分显著。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和平协商土地改革运动中,就培养发展了一批干部。在合作化运动中,党、团员积极带头,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工作。至1981年时,阿昌族有公社以上干部329人,其中妇女50人,党员131人,团员63人。近几年,阿昌族在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取得了较大成效,至2003年,有省厅和地州级干部3人,县处级干部10余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数十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数百人。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党和国家通过在政治思想方面给予阿昌族干部教育,生活上给予关心,并通过将他们派往党校、干部培训班、进民族院校学习,使其不断提高文化水平,逐步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为阿昌族地区的建设发展发挥骨干作用。

    阿昌族的农业生产不断取得新进展。勤劳的阿昌人早就以善种水稻著名。水稻的品种多,质量优,梁河地区的“毫安公”,曾号称“水稻之王 ”。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广大的阿昌族人民却吃不上大米,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阿昌族人民才真正成为“水稻之王”的主人。梁河县遮岛人民公社丙介大队,新中国成立前全大队85%以上人家靠砍柴、割马草、卖工度日,生活苦不堪言。合作化后,他们依靠集体力量,生产全面发展,一跃成为县、州和省的农业先进单位。公社化以后,他们大搞水利建设,把“三晴两雨收一点,一遇干旱就荒田”的望天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保水田。还修建了小型水力发电站,配备了许多拖拉机、碾米机、柴油机、打谷机、扬场机等,初步改变了过去农业生产全靠体力劳动的局面。1956年,梁河县关璋、丙盖等阿昌族村寨合作社建社当年,农业生产就获得丰收。同年,梁河全县缺粮的历史被画上了句号,阿昌族农民第一次告别了“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贫困状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阿昌族已由过去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逐步改变为粮食作物的种植与甘蔗、茶叶、油菜、烤烟、果蔬等经济作物种植多样化发展的新局面。从1980年起,阿昌族地区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从实际出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992年,户撒乡以发展烤烟作为经济发展的起点;1997年起,又推广高产新品种“大油菜”,平均每户可增加纯收入1000—1500元以上。2005年,户撒全乡种植油菜面积达34000亩。目前,户撒乡已成为陇川县的优质稻米、优质油料作物基地,也是德宏州的草果、板栗之乡。梁河阿昌族历史上长期缺粮。1980年以后,梁河县阿昌族在人多地少居住分散的情况下,因地制宜,逐步完善实行以粮为纲,坝区以甘蔗为主,山区以茶为主,根据各个村寨自然地理条件,实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山区、半山区走科学种田之路,推广“杂交水稻”、“杂交苞谷”,并实行多种经营,村民们逐步脱贫致富。

    户撒地区制铁加工业换发出新的活力。户撒的阿昌族人民打铁、制刀的技术很高,打制的铁器经久耐用。特别是长刀、尖刀、砍刀、菜刀、剪刀、拒斥镰刀等锋利美观,以“户撒刀”著称于世,颇为附近傣、汉、景颇、德昂等各族人民所喜好。生产的长刀还远销到怒江的傈僳族、临沧的佤族、中甸的藏族地区和邻邦缅甸。过去由于原料缺乏、重税盘剥、个体经营、自产自销,所以不仅产量低,而且走向串寨,误了农事节令,影响农业生产。不少阿昌族的能工巧匠在失业和饥饿的威胁下,流离失所。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传统的打铁手工业更有了发展。由于国家扶持、集体经营,铁器生产日益兴盛,“户撒刀”恢复了它的青春。1954年,成立第一个打铁生产合作社,他们为附近傣、景颇、傈僳、德昂、汉等民族人民提供了各种农具、刀具,产品品种已增加到50余种、120 多个花色。户撒公社每个大队几乎都有十余或二十多盘打铁炉,有的队打铁收入占总收入的将近一半。他们利用手工业的收入,兴修水利,购买机械化农具,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也提高了社员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下拨了民族用品补助经费,购置了机械设备。2000年,除县、乡两个刀具厂外,户撒乡从事制铁加工的农户约有500余户,近1000余人从业,年产量达到6万多件。2003年,国家又投入5万元扶持部分制作户购买机械设备,改变了过去全部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户撒刀曾多次在国内获奖,产品远销西藏、甘肃、青海、内蒙古、四川等少数民族省区及东南亚国家。
  本文标题:阿昌族详细资料(9)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429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4294.html

顶一下
(3)
42.9%
踩一下
(4)
57.1%
-------
地理备课资料:阿昌族详细资料(1)
欢迎你对阿昌族详细资料(9)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阿昌族详细资料(9)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