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山岳 见山
1107 高山 指海拔3500米以上、相对高程大于1000米,坡度在25°以上的山。其中海拔5000米以上者,称为极高山。高山根据其切割程度、可分为深切(相对高度大于1000米)、中切(相对高度500—1000米)浅切(相对高度小于500米)。根据高山所处的外营力环境及地貌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冰川作用为主的高山,这类高山在地貌上有明显的垂直分带,山顶多为现代冰川带,形成角峰、刃脊,其鞍部常为粒雪盆。山坡上常为高山古冰川带,U谷明显,古冰川堆积发育。山坡下部为侵蚀剥蚀带,多峭壁和凹坡。山麓常为冰水冲积锥或联合洪积扇而成的倾斜山麓面,如阿尔泰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等。另一类是以河流下切作用为主的高山。这一类高山上升迅速,流水强烈下切,以侵蚀剥蚀作用为主,其形态特征为山顶尖削,山坡多悬崖峭壁,下为深切峡谷,谷深达1000余米—3000余米,山麓有时出现高阶地。如高黎贡山、点苍山、大凉山等。
1108中山 指海拔1000—3500米,山坡坡度在10°—25°左右的山,按其切割程度,进一步分为深切(相对高度大于1000米)、中切(相对高度500米—1000米)、和浅切(相对高度小于500米)。深切中山的山坡被深长的沟谷切割,沟谷呈“V”形,谷源可近分水岭,山顶和山脊尖利;山坡上部多为凹坡,下部多为凸坡,山麓发育冲积锥、洪积扇。如黄山、太行山南段、华山等。中等切割中山的山坡多为凹坡和凸坡的复合坡,其下部沟谷发育,多为“V”形谷。山麓多为冲积锥和洪积扇。如六盘山、秦岭东段等。浅切中山的山顶圆缓,山坡缓和,多凸坡,基岩出露较少,河谷多较开阔。如大兴安岭、阴山山脉等。
1109低山 海拔500米—1000米、相对高度500米左右,山坡坡度一般在10°以下,根据其切割程度可分为中切和浅切。低山往往与丘陵交错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1110山地 山所盘踞的地面称为山地。山地是地势相对较高,(>500米),表面起伏很大的地区,并由山顶、山坡和山麓组成。现今大陆区的山地主要是新第三纪以后形成的(或再度隆起的),根据高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高加索—喜马拉雅型年轻山地:其主要特点是年青山脉与各种类型的盆地相间,伴有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通常以强烈的侵蚀切割作用占优势,而在高山地带则冰川作用占优势。如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等。(2)天山型再生山地:其主要特点是在某一地质时期曾是强烈活动地区,后来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广泛遭受剥蚀夷平,在晚新生代时期又重新强烈活动而形成山地。在山地中断裂现象普遍,山间盆地为年青的沉降带,而分水岭和山坡上,往往发育着古准平原面,在山前地带存在着年轻的剥蚀面,形成差异性的断块构造。如阿尔泰山等。(3)兴安—武夷型复活山地:这类山地在中古代造山以后,从第三纪到中新世长时期处于相对稳定,受剥蚀夷平,从上新世到更新世初,又重新上升形成山地。山地中有断裂现象,但差异性较小,也有断陷盆地(如汾渭地堑),在分水岭上存有古剥蚀面残余,不少山地具有高原性质,如云贵高原。(4)残余型山地:山地形成后地壳一直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不断剥蚀夷平,所以山地平缓,高差不大。如我国的大别山。(5)太平洋型年轻山地:表现为各种岛弧分布在太平洋西岸、印度洋东北部等大陆与大洋的接触带上,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是该区的主要特点。地形发生强烈分异,产生巨大的深拗陷—海沟和岛弧,如台湾山地,日本列岛等。
山地的外部轮廓和地表形态,受地壳运动和构造类型的控制,但和岩性和外力作用也有一定的关系。
1111 山脉 由山岭和其间的谷地组合而成的山脉延伸很长的山体。山脉的延伸方向,叫做山脉的走向。山脉的走向取决于引起构造变形的应力的作用方向。较大的山脉连绵数十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例如,安第斯山长达9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影响着江河的流向,甚至气候的差异。目前地表巨大的山脉多分布在近期造山运动形成的褶皱带上。如环太平洋带和沿地中海带。
1112山系 在成因上有联系,并且沿着一定的走向分布着的若干相邻山脉,总称山系。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相接,组成巨大的弧形山系。地球表面的山系主要分布在构造带上,中新生代山系形成两大地带:一个围绕太平洋,而另一个通过阿尔卑斯和喜马拉雅山系到大洋洲。
1113山结 又称山汇。是许多山脉的汇集中心。如帕米尔山结就是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等山脉的汇集中心。
1114山原 指山脉和高原的分布交错在一起的地区。例如,在(海拔4000—5500米)青藏高原上,还耸立着一些更高(海拔6000—7000米)的山脉,所以,青藏高原就是山原。
此外,在相对稳定上升的地区,经长期剥蚀和切割作用而形成了山的地区,在地貌上也称山原。如我国云南北西部,高原被切割成山地状。
1115山区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的分布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都叫山区。山区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按山区的基础物质,可分为黄土山区,石灰岩山区等;按山区的景观可分为高寒山区,密林山区,荒山区等;按距离城市和交通线的远近可分为深山区,浅山区;按山区的地面组成物质,可分为石山区、土山区等;按山区的高度可分为高山区,中山区和低山区。
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广大山区有着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为我国发展经济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1116山顶 指山或山岳的最高的部分。山顶呈长条状延伸的叫山脊。山脊最高点的连线称山脊线,常构成河流的分水岭。
山顶或山脊的形态很复杂,一般可分为尖山顶(尖山脊),圆山顶(圆山脊)和平山顶(平山脊)。造成山顶各种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岩性,构造,外力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强度,以及山岳地区发展的历史。
1117山脊 见山顶
1118山坡 指山的侧面,是山岳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形态可分为直线坡,凹形坡、凸形坡,阶梯状坡、复合形坡等各种形态。按其倾斜程度可分为陡坡、斜坡、缓坡等。形成各种山坡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是组成山坡的岩性、构造,还决定于外力作用和构造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实际上,山岳的改造和演化主要是山坡的改造和演化。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貌(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72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