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大谋略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大谋略 > 科学认知城市-新时期我国城市持续发展对策分析(2)

科学认知城市-新时期我国城市持续发展对策分析(2)

时间:2011-04-06 11:5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转变城市发展模式
从我国城市现状来看,尽管发展水平并不算高,但生态环境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因此,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势在必行。在“十一五”期间以至2020年,我国城市环境必须要有大幅度的改观。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在先为在后”,现阶段发展与控制并行,今后则是控制与发展并重。大多数城市要由以工业文明为主体上升到以科技文明和生态文明为主体,尽快改变资源能源高消耗型的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型转变到规模与质量并重和可持续发展型,走内涵型提高的路子。新时期要大力倡导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即以比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来获取尽可能快的社会经济发展。要确立“绿色城市化”和循环经济的观念,处理好城市化推进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以资源、环境的大规模破坏作为城市化的代价,也不能仅仅为了谋求短时期的高速经济增长而去毁坏城市人居环境。

北京定位: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宣布,北京将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北京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建设创新、和谐、宜居新北京,办好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民生活品质和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水平显著提升,奠定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按照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北京的城市发展定位包括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等四个目标。对于北京来说,首都的功能和作用自不待言;其次,开放的北京也正在向国际化城市转变;另外,历史名城是公认的,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而宜居城市的目标则是最难做到的。
宜居城市的定义涵盖很广,总的来说应是适宜于人们的秩序生存、繁衍和全面发展的城市。宜居城市应是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一个统一,并且是开放的,既能从外部获得支持输入,又能对外部的秩序和发展做应有的贡献。北京市首次提出“宜居城市”目标,到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对北京城市发展、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北京房地产市场发展影响重大。有专家提出,发展“宜居城市”,不得不面临三大瓶颈——如何解决“质”和“量”的冲突、如何解决房价上涨和所有人安居乐业的冲突以及如何解决居住区贫富两极化的冲突。宜居首先是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交通、商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诸多城市功能都将达到宜居城市的硬指标。

3.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文化建设对于加速城市现代化进程,提升城市综合素质,改善城市整体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文化生产力是指城市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综合能力。文化生产力在当代已经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构成城市文化生产力的两个方面。(1)城市文化素质的培育,包括城市社会成员的教育水平、科技水平、艺术水平的提高及现代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形成。(2)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包括城市空间布局与建筑风格的规划设计、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等。(3)城市文化产业的经营开发,包括文化娱乐、影视及音像制品、新闻出版、旅游、体育以及一部分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艺术品等。(4)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包括对城市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等历史遗产的发掘和利用。(5)城市科教事业的繁荣,包括建设一系列高水平的教育、研究、文化机构,推动城市教育、科学、学术交流的繁荣发展,是构造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6)城市社会文化的建设,包括各种城市文化的建设,关键在于突出优势,彰显特色。(7)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对于城市的历史遗存和文物古迹要很好地保护。我国许多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城市拓展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决不能让宝贵的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毁于一旦。(8)从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来看,应重点建设新城,努力保护老城,切忌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混为一体。划出特定的历史文化街区,采取专门的保护措施,还要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
4.提升城市化质量
在国内外城市化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比如“城市病”、“逆城市化”、“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等,都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我国城市等级体系构建应采取“大中小城市相结合,优先发展中心城市”这样一种既注重均衡、又突出重点的发展战略,也就是构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城市体系。科学解决城乡失调、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恶化、个性湮灭等问题,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关注的问题。应建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不仅顾及眼前建设,更要考虑长远发展。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公示制度,尽可能杜绝不合理的决策行为。
 
城市化不等于铺摊子
近来,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城市建设出现了相互攀比、不重内涵、大举扩张的情况,过分注重城市规模的外延,却忽视了经济实力的提升。谈起城市化,就只讲花了多少钱,城市面积扩大了多少,人口增加了几成。一些小城市并不富裕,但争相修建大广场、步行街、街心花园、音乐喷泉、城市雕塑和别墅区。许多城市兴起大范围的“圈地运动”,在土地利用上的奢侈之风令人担忧。一些城市建设扩张无度,大举侵占土地,开发区、工业区、豪华别墅区遍地开花,竞相压低地价招商引资,甚至一个项目就占去几千亩好地。从城市建设来说,挥霍透支土地等于透支后劲、透支未来,会严重影响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农业生产来说,无节制地蚕食不可再生的耕地资源,势必会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仍不富裕,如果每一个小城市都仿效大城市的做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于奢华,结果会使巨额投入难以带来相应回报,进而抬高农民进城创业的“门槛”,大批农村劳动力就不可能实现顺利转移。
1.为什么说,城市化不等于铺摊子?城市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想一想,城市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怎样协调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联系我们所了解的城市建设实际,谈一谈在城市化过程中,怎样克服短期行为,提高决策科学化的水平。
  本文标题:科学认知城市-新时期我国城市持续发展对策分析(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oulue/2669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oulue/2669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科学认知城市-新时期我国城市持续发展对策分析(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科学认知城市-新时期我国城市持续发展对策分析(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