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统筹扶贫开发,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加快。紧紧抓住全县茶叶连片扶贫发展机遇,持续推进以、、、沟村为核心,以、、、、村为重点,积极打造长30公里的“万亩茶叶之乡”产业带建设。去年,新植有机茶叶1500亩,实施低产茶园改造900亩,全镇现有茶叶面积已发展到8750亩。在招商引资、创新发展的同时,引进了市林地开发公司,成功实施了茶叶产业建设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旱作农业科技含量全面提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去年完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200人,比去年增加587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500人,比去年增加454人;60周岁以上老人全部领取养老保险金。开展农民技能培训4期,培训456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2期120人次。社会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三金”任务按时全额上解;工伤生育保险任务全面完成。民政救灾救济政策落到实处。新增农村低保424户,848人、城镇低保16户、43人;对“三无人员”、残疾病人、患慢性病人、在读学生实行了分类施保。实施医疗特困救助126人;新增“五保户”11户,落实兑现“五保”“孤儿”资金18.18万元;享受优抚“三属三红”4人;落实残疾人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695人,建立贫困残疾人基础信息平台800人,落实兑现2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资金1.2万元。
四是统筹社会事业,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推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今年中学高考本、专科上线人数72人,创历史最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兑现落实,两免一补如实兑现。辖区校园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学校素质教育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校风纯正。文化事业有序推进。积极加强文化基础建设,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完成了镇文化站维修加固工程。全镇16个行政村全部建起了农家书屋,部分村建起了文化大院,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挖掘红色文化和得汉城历史文化,追力做好红色旧(遗)址申报保护、修缮工作。强化老年协会工作,成立文化下乡宣传队,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公共卫生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100%。广电事业发展加快。网络升级改造速度加快,全镇已实现收视全覆盖,收视覆盖面达100%,数字电视安装正加快推进。支农、助农服务进一步强化。信用社支农服务进一步显现,2012年发放支农小额贷款2200余万元,支农助农效果明显,年度存款余额达9600余万元;涉农政策性资金兑现落实到位。粮站在全镇发展高产优质粮油示范片3000亩;帮助农户投入小型粮仓260个。移动、联通部门积极加快网络建设速度,扩大了网络信息覆盖面,全镇全部消除盲区。邮政、电信事业信息化建设加快,优质服务水平大大提升,2012年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1.4亿元,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发展后劲。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随时加强食品安全和各类商业摊点管理,保证了食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三大基本国策保持基本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五清理、五落实和育龄妇女免费检查、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手术病发症补助等全部落实到位。社抚费上解任务全面完成。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入推进。退耕还林成果保持较好,退耕还林政策落实和补助资金兑现全面到位。国土、村建工作规范运作,严格建设审批程序,有效遏制了乱修乱建和无证修建的违法行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实效。以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为重点,积极加快推进以茶叶绿色产业带发展的长远项目。成功申报了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示范村、10个市级生态村工程,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生态绿化建设、水土治理保持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共生发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投入逐步加大,管理措施逐步完善,居民卫生意识逐步增强,减污减排和垃圾治理得到有效控制。同步推进其他社会事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进一步加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坚持党管武装,积极加强民兵后备役工作,建立健全乡镇人武阵地建设,强化兵役工作宣传,全面完成了去年冬季征兵工作任务。积极抓好其它社会事业工作,促进了共青团、老龄、妇幼、保密、国防等社会事业工作全面进步。